科研产出
饮食蜂蜜和蜂花粉对皖南土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通过在饮水中添加蜂蜜和蜂花粉饲喂皖南土鸡研究其对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200只0日龄皖南土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只),室内圈养42 d后,散养室外园林中,早晚补饲配合饲料。试验组饮水中添加蜂蜜和蜂花粉,对照组饮水中不添加。整个试验期为240 d。结果表明:饮食蜂蜜和蜂花粉的试验组鸡成活率达99%以上,屠宰率、胸肌率、肌肉a*值和嫩度显著提高(P<0.05),肌肉中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含量以及微量元素Ca和S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鸡饮食蜂蜜和蜂花粉在提高生产性能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肌肉品质和营养成分。
关键词: 饮食蜂蜜和蜂花粉 成活率 生产性能 肉品质 营养成分 皖南土鸡


日粮蛋白水平对育雏育成期淮南麻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日粮蛋白(CP)水平对淮南麻黄鸡种鸡育雏育成期生长性能、体尺及第二性征和生殖器官指标的影响,选择1 350只2周龄淮南麻黄鸡母鸡,随机分为高蛋白(HP)、中蛋白(MP)和低蛋白(LP)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150只,试验3个阶段日粮蛋白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2~6周16.0%、18.0%、20.0%,7~11周13.5%、15.0%、16.5%和12~18周13.0%、14.0%、15.0%,其他各阶段处理组间日粮组分和营养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结果显示:第6周末平均体重,HP组显著高于LP和MP组(P<0.05),而对其他各阶段的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5周HP和MP组的平均胫长均显著高于LP组(P<0.05),而HP和MP组之间平均胫长的差异不显著(P>0.05);除在第14周时,HP组的胫围显著高于MP、LP组,蛋白水平对育成期胫长、胫围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15周MP组肉垂高度显著高于LP组,16周冠长、冠厚HP组显著高于LP组(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其他周龄的各项体尺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育成期卵巢和输卵管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0~6周,在代谢能为11.96 MJ/kg时,日粮适宜蛋白水平为20.0%;7~11周,在代谢能为11.73 MJ/kg时,日粮适宜蛋白水平为15.0%;12~18周,在代谢能为11.69 MJ/kg时,日粮适宜蛋白水平为14.0%。


小麦和发酵芝麻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外源酶制剂的情况下,不同比例的小麦和发酵芝麻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1日龄平均体重为(330±10)g的健康肉鸡(快速)52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20%小麦+5%发酵芝麻粕)、试验Ⅱ组(40%小麦+10%发酵芝麻粕)、试验Ⅲ组(20%小麦+豆粕)、试验Ⅳ组(40%小麦+豆粕),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鸡,以重复为单位单圈饲养,预试期3d,正试期34d。屠宰后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试验Ⅰ、Ⅱ、Ⅲ、Ⅳ组肉鸡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9.40%、7.15%、8.87%、5.46%(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对肉鸡肉品质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试验Ⅱ组肉品质相对于其他各组有所提高;试验Ⅲ、Ⅳ组肉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30.10%、25.36%(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总蛋白、尿素氮和谷草转氨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比例的小麦和发酵芝麻粕可替代日粮中部分玉米和豆粕,其中以添加40%小麦+10%发酵芝麻粕效果较好。
关键词: 小麦 发酵芝麻粕 肉鸡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不同水平棉籽粕、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31周龄、40周龄"京红"、"京粉"蛋鸡,分2个阶段研究不同棉籽粕含量日粮以及鸡蛋的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第一阶段(正试期6周)分别在蛋鸡日粮中添加5%、9%和12%的棉籽粕;第二阶段(正试期6周)分别添加25%和30%的棉籽粕。每两周收集鸡蛋测定蛋品质并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室温、4℃、0℃和-10℃)储存一定的时间,煮熟后测定蛋黄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低量(≤12%)添加棉籽粕对两个品种蛋鸡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P>0.05),高量(≥25%)添加时"京粉"产蛋率显著下降(P<0.05),对蛋重无明显影响,对"京红"产蛋率和蛋重均无明显影响(P>0.05);日粮中棉籽粕含量对蛋品质无明显影响(P>0.05);不同储存条件下各组鸡蛋蛋黄强度测定结果表明:超低温(-10℃)储存后各组蛋黄弹性明显增大,且存在品种间的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 棉籽粕 储藏温度 储藏时间 生产性能 蛋品质 弹性


异地育肥对大别山黄牛部分激素水平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测定异地育肥对大别山黄牛血清中激素水平的动态影响,选择30头经临床检查健康大别山黄牛,特进行0(到达牛场时)、14、28和42d时血清激素水平测定。经颈静脉无菌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皮质醇(COR)水平。记录试验牛平均体质量(AW),平均日增重高(ADG),平均日采食精、粗料量(ADFI),平均日饮水量(ADWI)和发病牛头数。结果表明:14d时,牛开始增重,42d时,平均日增重高于28d和14d时(P<0.05或P<0.01);平均日采食精、粗料量在42d时高于14、28d时(P<0.01或P<0.05)。GH、INS、T3和T4激素水平在0d时最低,在14d时最高。INS水平在14d时极显著高于28d和42d时(P<0.01)。COR水平,在0d时最高(P<0.01),14、28和42d时差异不显著。在整个试验期内,均有试验牛发病。通过激素水平动态变化发现大别山黄牛进场14d内处于应激状态之中,进而能明显影响牛体生长性能。


断喙喙形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断喙后喙形对蛋鸡产蛋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135只2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第1组上下喙长相同,第2组上下喙都短,第3组上喙长与第1组相当,上喙短于下喙3 mm。3个处理组的饲养管理一致,试验期36周。结果表明:在20周龄时,第2组蛋鸡体质量和胫长低于第1和3组;第25、30、35和40周龄时,第1组蛋鸡体质量显著高于第2组蛋鸡体质量(P<0.05)。在产蛋中期(25~42周),第3组蛋鸡产蛋率分别比第1和2组高7.04%和8.28%(P<0.05);在产蛋中期(25~42周)和产蛋后期(43~55周)第1组蛋质量显著高于第2和3组(P<0.05)。整个试验期间,第3组的产蛋率分别比第1和2组高4.46%和4.78%(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第3组每只鸡比第1和2组每只鸡多收入3.06元和2.95元。上述结果表明,第3种喙形对蛋鸡生产最为有利。


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桑叶对淮南麻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13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桑叶对淮南麻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5日龄淮南麻黄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分前期和后期,对照组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日粮是在基础日粮(等营养)中分别添加3%、5%和7%桑叶粉。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各组的鸡增重、料增重比和屠宰性能差异都不显著(P>0.05);(2)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鸡肉L★和a★与对照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鸡肉b★比对照组分别高14.10%(P>0.05)、23.60%(P<0.05)和5.88%(P>0.05);(3)日粮中添加3%桑叶粉试验组鸡肉中苏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比对照组都高(P<0.05);试验各组鸡肉中总磷比对照组分别低17.39%(P<0.05)、21.74%(P<0.01)和30.43%(P<0.01);(4)试验1组、2组、3组鸡血清尿素氮与对照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桑叶饲喂肉鸡是可行的。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淮南麻黄鸡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淮南麻黄鸡种鸡产蛋中期(24~40周龄)产蛋性能、繁殖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体尺指标和第二性征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1.45kg、产蛋率60.0%的24周龄淮南麻黄鸡种鸡60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粗蛋白(CP)水平分别为15.0%、16.0%和17.0%.结果表明,16.0%CP组的产蛋率和料蛋比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15.0%CP组(P<0.05);15.0%、17.0%CP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16.0%CP组,17.0%CP组的蛋黄比例显著高于15.0%CP组(P<0.05);16.0%CP组的胫长显著高于其他两组,17.0%CP组的冠长显著高于16.0%CP组,而17.0%CP组的肉垂高度却显著低于15.0%CP组(P<0.05),各处理组间其他体尺指标及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白处理水平对繁殖性能、血液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在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68MJ/kg时,24杨琳40周龄的适宜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6.0%.


发酵芝麻粕替代豆粕对肉鸭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芝麻粕替代豆粕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5日龄樱桃谷SM3肉鸭3 38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4个重复,试验1、2、3组各5个重复,每个重复单圈饲养,每个圈17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粮用发酵芝麻粕等营养替代对照组饲粮中的8%豆粕,试验2和3组分别用发酵芝麻粕等比例替代对照组饲粮中的4%和8%豆粕,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各组鸭的平均日增重、料增重比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1和3组屠宰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03%(P<0.01)和3.27%(P<0.01);试验1、2和3组半净膛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95%(P<0.01)、2.73%(P<0.05)、和3.98%(P<0.01);试验1、2和3组全净膛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81%(P<0.05)、3.09%(P>0.05)、和4.71%(P<0.01);试验1、2和3组胸肌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2.14%(P<0.01)、20.44%(P<0.01)和22.79%(P<0.01)。2)试验1、2和3组鸡胸肌蒸煮损失和失水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3)各组胸肌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多种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4)各组鸭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1、2和3组鸭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5.29%(P<0.01)、21.19%(P>0.05)和30.33%(P>0.05)。由此可见,鸭饲粮中用4%~8%发酵芝麻粕替代豆粕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