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考评体系的构建

安徽科技 2014

摘要:"十一五"以来,国家科技部大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安徽省科技厅在2010年牵头组织实施了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旨在促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安徽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目前,安徽省已推荐7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其中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农业联盟")31个。为促进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不同形态氮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水利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巢湖流域稻麦(油)轮作区水稻季减少农田氮素流失的有效耕作措施,降低其对湖区水质的威胁,采用野外定位观测试验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连续两年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总氮(TN)、溶解态氮(DN)、溶解态有机氮(DON)、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N、DON和NH4+-N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降低,至8~10 d后趋于稳定;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NO3--N浓度普遍较低;尿素施用后8~10 d之内是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秸秆还田降低这一时期TN、DN、NH4+-N浓度的效果显著,而DON浓度差异未达显著水平。D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存在的主要形态,所占TN比例达63.2%~88.8%,尿素施用后6 d内DN又以NH4+-N为主,NH4+-N所占TN的比例为33.8%~69.9%。DO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效应不容忽视。秸秆还田还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增产幅度分别为12.25%和7.68%,平均为9.96%。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秸秆还田可以作为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措施在巢湖流域使用。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氮素 秸秆还田 水体富营养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农19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及产量对播期和密度的响应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了6个播期和4种密度对小麦品种烟农19(半冬偏冬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播期下,小麦抽穗期和灌浆中期的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以10月10日(S2、正常播种)和10月17日(S3、适度晚播)播种的最高。同一密度下,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及灌浆中期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ETR和ΦpsⅡ)皆以10月10日和10月17日播种的最高,且同一播期下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并在合理播期10月10日和10月17日及适宜密度120万株/hm2(M1)和210万株/hm2(M2)下表现最优。2年小麦高产播期密度组合皆为S2M1、S2M2、S3M1和S3M2,其产量2011年分别为7 892.8,7 978.6,7 996.2,8 020.6 kg/hm2,2012年分别为7 911.5,7 978.6,7 970.1,8 032.9 kg/hm2。相关分析表明,小麦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呈二次抛物线的关系,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与产量呈直线正相关关系。研究得出,淮北地区烟农19的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10月17日,适宜密度为基本苗120~210万株/hm2。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14

摘要:安徽省各种农产品资源丰富,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但从产业链整体来看,农产品深加工明显不足。该文分析了安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条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营造发展环境;加大科研投入,延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建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区;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走循环经济路线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安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深加工 产业集群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岳西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探讨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摘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安徽省农科院在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岳西县开展了以发展高山蔬菜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帮扶工作。该文从气象资源、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农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岳西县发展高山蔬菜的可行性,介绍了其发展高山蔬菜采取的工作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强化设施建设,增强抗灾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深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期为岳西县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技扶贫 高山蔬菜 现状 成效 问题 对策 安徽岳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晚播小麦群体总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安徽淮北地区晚播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以近年来淮北地区主导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淮北地区晚播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群体总茎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下晚播小麦群体的总茎数变化一致,呈明显的单峰变化趋势,除返青期外,总茎数均以基本苗525万/hm2(以D525表示,下同)处理最大;晚播小麦的籽粒产量以D450最高,为8 823.3 kg/hm2,但不同密度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穗数升高,穗粒数降低,千粒质量变化不明显;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晚播小麦群体总茎数的变化与不同密度处理表现趋同,即亦呈单峰变化趋势,同时适当延迟氮肥追施时间有助于稳定晚播小麦生育后期的群体总茎数;不同氮肥运筹间晚播小麦的穗粒数、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籽粒产量以基追比为4∶6(孕穗期)处理最高,为8 618.0 kg/hm2,除与10∶0(基施)处理间差异显著外,与其他施肥处理间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晚播小麦 氮肥运筹 密度 总茎数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品种塑料大棚栽培的性状表现

落叶果树 2014

摘要:对引进的23个草莓品种经3年栽培观察初选出的7个品种,以当地栽植多年的老品种丰香为对照进行塑料拱形大棚栽培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章姬、红颜、甜查理3个品种比幸香、达赛、塞娃、麦德4个品种表现抗病抗害虫性强、品质较好,产量较高,可作为阜阳市草莓主栽品种发展。

关键词: 草莓品种 塑料拱形大棚 栽培 性状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植物‘海螺’望春花蕾用林栽培模式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确保地道中药材‘海螺’望春花的质量、提高产量,连续多年对‘海螺’望春花蕾用林系列栽培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海螺’望春花的品种母树上采种子和穗条进行播种及嫁接,其品质优于普通望春花;选择丘陵岗地反坡梯状整地和鱼鳞坑施肥能保证土壤肥力;以2 m×3 m的株行距,每公顷1650株的密度密植栽培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嫁接和矮化技术能提早结实并保护采蕾母树持续经营。研究有利于‘海螺’望春花的种源的保护、纯化,使单位面积的产蕾量提高67%;嫁接苗植株提早3~4年产蕾;矮化技术使树高降低到4 m以下,蕾产量提高30%,同时有利于生产的安全性;制定了蕾用林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措施。上述’海螺’望春花蕾用林系列丰产措施为今后发展望春花,促进其优质、稳产、丰产提供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海螺’望春花 栽培技术 密植 嫁接 矮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探索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强化预算管理、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流程、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等方面促进了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和提高。但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入,如何使现行的预算管理办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农业科研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还存在诸多难点,例如:项目支出预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脱节;项目支出预算下达滞后,影响科研项目工作正常进行;农业科研项目预算执行难,造成项目经费变相浪费;农业科研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管理,与科研项目实际支出需求有差异。针对这些难点,提出加强农业科研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转变理财观念,强化财务管理基础;严格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快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平台建设,保证数据管理的安全稳定;提高财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 国库集中支付 预算管理 财务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杭州成效对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的启示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改革开放面临深化攻坚的关键时刻提出的重大战略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该文介绍了杭州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即"杭州成效",阐述了其对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杭州成效” 美好乡村建设 安徽省 启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