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南方春大豆新育成材料的生育期光温综合反应特性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1个新选育、原产不同地理纬度的南方春大豆晚熟品种,经过7个试点的春播试验,以各品种的生育期特性在各试点间的变异方差为指标,研究这些新品种对光温综合反应的敏感程度。结果揭示,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全生育期光温综合反应特性远较原产纬度偏高地区的品种迟钝。在供试品种中,滇86—4、蒲豆8008和桂早一号的全生育期的光温综合反应最为迟钝,滇86—5和贡豆94—3较为敏感;出苗~开花时期的光温综合反应以黔92—26和成8601较为迟钝,以贡豆94—3和桂早一号等较为敏感;开花~成熟的光温综合反应,以滇86—4最为迟钝,贡豆94—3最为敏感。

关键词: 大豆,新育成材料,光温综合反应

水稻白叶枯病菌抗药性现象的室内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目前我国防治该病的药剂主要是噻枯唑(川化—018),在含药含菌培养基上,筛选出了叶枯净(5—氧酚嗪)抗性菌,其突变率为2×10~(-6),抗性指数为333。未发现噻枯唑和渝—7802抗性菌。而在活体上直接喷药筛选时既发现了叶枯净抗性菌(抗性指数大于108),又发现了噻枯唑抗性菌(抗性指数大于196),仍然未发现渝—7802抗性菌,进一步的试验证明,噻枯唑活体抗性菌,离体测定时无抗药性,说明噻枯唑活体抗性和离体抗性不一致,而叶枯净的活体抗性和离体抗性一致。交互抗性测定证明,噻枯唑、叶枯净、渝—7802三者之间无交互抗性现象,而噻枯唑与敌枯双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正交互抗性。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 杀菌剂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茶园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生态农业研究 1998 CSCD

摘要:分析了目前我国茶园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良性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系统的特点、指标及其优化配置模式与生态效应,并提出建立良性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系统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茶园 生态系统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茶园土壤的酸化及其防治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就近年我国茶园土壤酸度的演化趋向,茶园酸化对土壤肥力及茶树生理的影响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分析了茶园土壤酸化的原因,并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防治茶园土壤酸化的改良措施。

关键词: 茶园,土壤酸化,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茶谷雨前产量与时段气象因子的关系

中国农业气象 1998 CSCD

摘要:通过对位于江南茶区的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位于江北茶区的安徽省潜山县糖岭茶场,历年春茶谷雨前产量比重与两地3~4月逐旬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得出3月中、下旬平均气温和3月中旬日照时数,特别是由它们组成的复合时段气象因子与春茶谷雨前产量比重的关系密切;并运用这些复合气象因子建立了可用于春茶谷雨前产量预报的回归方程。

关键词: 春茶;谷雨前;产量;气象因子;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对白粉菌的抗性和感病性的诱导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小麦白粉菌(Erysiphegraminisf.sp.tritici)的无毒和有毒菌株,以3种接种顺序:1.先接无毒菌株,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接有毒菌株;2.无毒和有毒菌株同时接;3.和“1”相反,接种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小麦品种的幼苗或叶段,以研究小麦对白粉菌的诱导抗性和诱导感病性。结果表明:先接无毒菌株诱导的抗性最强;后接无毒菌株或无毒、有毒菌株同时接,当诱导菌(inducer)的密度很高时,也可以诱导出抗性,但较微弱;诱导的抗性随诱导菌的密度增高而增强;一经诱导,抗性可在被诱导部位维持到第6天;所使用的3种接种顺序都可以诱导小麦对白粉菌产生感病性,但较之诱导的抗性弱得多;在抗病性的诱导中,存在着小麦品种与诱导菌,或诱导菌与挑战菌(chalenger)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无毒菌株可以通过诱导而获得在抗病品种上生长的毒性,但当缺少有毒菌株存在时,获得毒性即消失;没有发现所诱导的抗性具有系统传导性。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诱导抗性,诱导感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象灾害对凤阳县烤烟质量的影响及防灾减灾对策

生物数学学报 1998 CSCD

摘要:利用安徽省凤阳县1955~1996年烤烟上中等烟比重资料,划分出该县烤烟质量优劣年景.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烤烟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旱涝灾害、成熟期高温热害和强烈日照是造成凤阳烤烟劣质的主要气象灾害.运用谐波分析法分析了烤烟劣质或严重劣质年景与气象灾害的关系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尝试了预测未来若干年内气象灾害年的分布;探讨了防灾减灾对策.

关键词: 烤烟 质量 气象灾害 谐波分析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Ⅰ.隐性核不育系9012A的遗传

作物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1)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9012A不同于显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是一种新的基因互作核不育类型,其不育性受2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互作控制,当隐性上位基因纯合时,对隐性不育基因起上位抑制作用。(2)在甘蓝型油菜中存在至少2套独立的不同隐性重叠不育基因,隐性上位基因与不同的隐性重叠不育基因之间的互作是非专一性的,这对于现有双基因隐性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完全保持系的分离解决了传统隐性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难点,为隐性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途径。这类核不育不仅在杂优育种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机理的理想材料。

关键词: 隐性核不育 重叠基因 隐性上位 甘蓝型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的系统分析与协调预测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系统分析与预测,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结构动态关联分析;农业总产值的多维动态模型分析:生产结构的协调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 生产结构 灰关联度 多维灰色模型 综合模型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棉10号的丰产、稳产性及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皖棉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表明该品种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为全面综合评价皖棉10号新品种,采用灰色多层次评判.从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生育性状三个方面评判和综合评判,表明皖棉10号超过对照泗棉3号及其它参试品种,关联度为0.8384,最接近于理想品种.

关键词: 皖棉10号 丰产性 稳产性 灰色系统 综合评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