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皖棉13号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皖棉13 号( 皖杂40) 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出的一个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春棉,适于安徽省淮北、江淮丘陵、长江及邻省无病或轻病棉区广泛种植,株高110 ~120cm ,单株结铃性强,铃大衣分高,一般单产皮棉1 500kg/h m 2 ,高产且稳产,抗逆性强, 纤维外观色白,有丝光,内在品质优良,适宜于早播(4 月上、中旬播完) 、稀植(3 万~3 .75 万株/hm 2) 、足肥( 比常规棉增15 % ~20 % ) 、全程化调。


“皖杂40”(皖棉13号)高效栽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根据平衡施肥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皖杂40 在江淮丘陵地区双膜简化栽培的条件下,钾肥增产作用最大,氮磷钾配合施用才能获得高产。当每公顷施用 N 237.6 kg、 P2 O5 47.55 kg、 K2 O 214.54kg 时,可达最高产量,为1 639.50kg/hm 2;当每公顷施用 N 230.7 kg、 P2 O5 68.55 kg、 K2 O 170.1 kg 时,可达最佳经济效益,为19 625.70 元/hm 2。
关键词: 皖杂40;高效栽培;平衡施肥


淮北棉区棉花综合增产技术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针对淮北棉区棉花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技术研究,进行技术改进、组装、配套,基本形成了棉花综合增产配套栽培技术。3a实践证明,配套技术的应用,使棉花平均每公顷增产41.6%,生产成本下降750元以上,达到了增产节本。
关键词: 棉花;栽培技术;淮北


江淮丘陵棉区棉花生产计算机管理决策系统(AHCCE)的研究 Ⅰ 基本思路与总体设计
《棉花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HCCE(ANHUICOTTONCULTIVATIONEXPERTSYSTEM:CotonProduc-tionManagementandDecisionSystemofAnhuiJianghuaihilcotonrigion)是一个基于作物模拟模型的专家系统,它由数据库、知识库、模拟模型、推理机和数据及知识获取系统等部分组成。本文评述了建立AHCCE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关键词: 棉花;管理系统;模型;安徽省


利用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以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24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为DNA样品来源,通过随机引物PCR扩增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探索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22个12碱基随机引物共扩增产物98个,其中17个引物可产生多态性产物,所扩增产物的47.9% 至少在两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每个PCR扩增产物分别以1和0记录存在与否。由RAPD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普通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但光壳稻和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根据聚类图发现普通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群间即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更强。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已配组育成超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安徽省主要烟区土壤肥力状况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安徽省烟区主要土壤类型为潮土、砂姜黑土、棕壤、黄褐土、黄棕壤和红壤等6种,分布在皖北潮土区、皖北砂姜黑土区、皖北棕壤区、宿固砂姜黑土区、皖东黄褐土区、皖南红壤区和皖西黄棕壤区等7个地区。土壤养分状况是:有机质含量在3.7~36.2g/kg之间,平均12.9g/kg;水解氮含量在36.4~205.9mg/kg之间,平均98.4mg/kg;速效磷含量在2.7~63.4mg/kg之间,平均14.3mg/kg;速效钾含量在35.4~287.0mg/kg之间,平均135.8mg/kg;氯离子含量在0.4~67.0mg/kg之间,平均20.7mg/kg。
关键词: 土壤;烟区;肥力状况;安徽省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判烤烟肥料配方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998 年在固镇开展的烤烟肥料配方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在固镇烟区试验的几种烤烟肥料配方中, N、 P、 K 比例为1∶2∶3 的配方最好。


高产优质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皖麦27号的经济效益测算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根据朱希刚(1993)的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对皖麦27 号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皖麦27 号在全省已推广面积150 066hm 2,已获经济效益14 215.80 万元,还能产生纯经济效益1 372.11 元,科研投资均纯收益率11.89。
关键词: 小麦;皖麦27号;经济效益;测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