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碘液染色测定Wh921雄性不育度达98%左右,柱头活力测定和人工授粉结荚率测定,不育株雌性可育性正常,但略逊于同胞可育株;自然授粉后代育性分离结果表明,Wh921不育性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不育株与6个品种测交,籽粒产量超亲优势达40%;分枝数优势>茎粗>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优势>单株粒重>百粒重。
关键词:
大豆,雄性不育,突变体,杂种优势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采用分期播种和初花打薹等栽培技术措施探讨了白菜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一系两用和油蔬两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类不育系于11月上旬播种,其不育天数较长,可用恢复系与之配制F1杂种,同期播种于初花前打薹,可推迟开花12d以上.使该类不育系不育天数相对减少,可育天数相对增加,从而自交繁殖该不育系。初花前打薹与不打薹相比,对单株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虽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打薹还可获3000~4500kg/hm2菜薹供蔬用或饲用。这在三熟制地区或城市中、远郊可提高白菜型油菜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白型油菜
生态型不育系
一系两用
油蔬两用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滞育印浸酸冷藏再浸酸的实用孵化率与室温保护日数、初浸酸比重、冷藏日数和品种等有关系。试验表明不同品种宜采用不同技术措施。一般说来室温保护20d内,初浸酸比重为1.085~1.094,冷藏50~60d,可得到90%以上的实用孵化率,满足秋种调节需要。
关键词:
滞育孵
浸酸
冷藏
孵化率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通过1997、1998 连续2a对大豆柱头活力测定,观察大豆去雄后柱头活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柱头授精情况在1d 内的波动变化,结果表明:大豆柱头活力可以保持到48h 以上;1d 内以早上5:00~9:00 柱头活力最强,以下午13:00~19:00 柱头活力最弱,为大豆有性杂交提供若干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豆;柱头活力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采取不同免疫方法,对不同采样时期的血清及乳汁进行鸡 I B D抗体效价检测,筛选出以 I B D弱毒苗加油乳苗同时接种,2 次免疫的方法制得的血清及乳汁中抗体效价较高,血清效价最高可达1∶64,乳汁中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32。此结果为研制乳汁抗 I B D抗体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鸡;高免牛血清;高免牛乳汁;抗鸡IBD抗体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采用HAMBLIN的方法,利用1988-1997年安徽省玉米区试试验的产量数据,对我省玉米试点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灵壁,霍山,宣城,界首,阜阳,县,合肥这几个试验点设置较合理,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玉米
区试点
设置合理性
安徽
区域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IBD-ND双联冻干抗体稀释后必须符合合格标准,IBD为AGP价=1:32,ND为HI坐=1:512.实验室有效率IBD为70 ̄90%,ND为60 ̄80%,现地治疗有效率为80..47%,预防保护率为96.8%,双联冻干抗体在4 ̄8℃保存1A,其IBD效价无变化,ND略有下降.此种双联冻干抗体与粗制卵黄抗体相比,无临床应用时传播疫的危险性,确保使用安全高效.
关键词:
法氏囊病
IBD
新城疫
双联冻干制剂
禽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以安徽省的13个茄子种质为试材,对于12个植物性状的变异和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早期果数〉果形指数〉果实纵径〉单株总果数〉单果重〉果实横径〉开展度〉株高〉茎粗〉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2)株高与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分别显著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早期果数,单株总果数,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3)单株早期果数和单株总果数分别与果实纵
关键词:
茄子
性状变异
相关分析
种质资源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甘蓝型油菜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直播产未覆地膜直播早熟5D,国覆膜移栽早熟2D,较未覆膜移植早熟7D地膜覆盖直播产未见覆膜直播增产88.24%,地膜覆盖移栽未覆膜移栽增产46.15%,证明这项技术在淮北地区有推广前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油菜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中籼898 系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系。本文研究其在试验和生产中的耐旱表现、增产优势,以及旱作节水栽培技术。在充分发挥品种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适时播种、移栽,合理密植,科学地运筹肥水,能够获得7 .50t/hm 2 的产量。
关键词:
水稻
中籼898
旱作
节水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