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抗性选择模型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从群体遗传学角度出发,建立了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选择模型:αtβt= ( ωθ) t·α0β0+ f[( ωθ) t - 1]/(1 - θω) 。其中α、β分别是病原菌对杀菌剂是敏感的( S) 和有抗性的( R) 的频率;ω是抗性病原菌的相对适合度;θ是不施药区面积所占的比例;t是持效期内病原菌的平均繁殖代数,f 是由敏感病原菌向抗性病原菌的变化频率。讨论了该模型的理论意义和应用。

关键词: 病原菌 杀菌剂 抗药性 适合度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组织培养“抗褐”之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利用蚕豆幼叶作为离体培养材料,比较了不同的抗氧化剂和培养基的抗“褐化”效果,探讨了植物组织培养中“抗褐”的可行方法,为解决植物组培中普遍存在的“褐化”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组织培养;培养基;抗氧化;褐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TOPSIS法在小麦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运用 D T O P S I S法,以1995 年安徽省淮北片半冬性组小麦区试资料为例,探讨了 D T O P S I S法在小麦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法比单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并就此法在小麦品种综合评估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DTOPSIS法;小麦品种;综合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苗乐宝在皖北砂姜黑土地区水稻旱育稀植上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苗乐宝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的一种作物幼苗全素营养剂,试验表明,它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增强苗质,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数、结实粒和千粒重,增产显著。苗乐宝使用方便,成本低,效益高,在农业生产上,特别在育苗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苗宝乐 作物幼苗全素营养剂 水稻旱育稀植 砂姜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砂姜黑土锌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以砂姜黑土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对土壤锌的影响。砂姜黑土长期施牛粪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活性,施麦秸虽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降低了土壤有机质的活性。因此,前者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效锌,而后者对土壤有效锌的影响较少。65Zn肥料标记试验结果表明,锌肥施入土壤后,迅速发生形态转化,锌肥可以逐渐被土壤固定,但锌肥有较长的后效。

关键词: 砂姜黑土 有机肥 长期定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标准银杏采叶园高产优质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从种子播种建园,到叶片烘干流水线的建成,系统地研究了高标准银杏采叶园产业化生产的各个关键技术环节。通过综合技术的贯彻实施,项目区内,3a平均采叶产量比对照增产40% ,叶内脂和黄酮绝对含量比对照提高49.93% 。

关键词: 银杏;专用采叶园;产业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新品种皖薯7号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甘薯新品种皖薯7 号是用甘薯品系82367 薯块经高频磁场处理,产生变异选育而成。历时8a 的多点生产力水平鉴定、栽培适应性鉴定和抗性鉴定,证明皖薯7 号是一个高产、稳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的优良甘薯新品种,适宜在甘薯主产区用于切薯干片和加工淀粉系列产品的种植;同时也表明甘薯品种利用薯块进行高频磁场处理效果明显,是甘薯新品种选育的一种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 甘薯 皖薯7号 高频磁场处理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对洋葱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蔬菜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a(年)对洋葱施用不同量钾肥的试验表明,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洋葱产量和经济效益;洋葱VC含量随钾肥用量增加而提高,施钾还能提高糖分含量,但施钾量大时则呈下降趋势,糖分最高含量出现在产量最高值之前;钾肥促进了氮肥的吸收和氮素代谢。

关键词: 洋葱,钾肥,产量,品质,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思福”叶面肥在棉花上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试验表明:“思福”叶面肥能促使棉花生长健壮,增强抗性,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增产率为15 .5 % ,增产值为3 565 .5元/h m 2 ,产投比为24 .3∶1 。

关键词: 叶面肥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蛙、稻综合养种技术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为了防治养鱼稻田中稻叶和茎秆上的害虫,在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基础上,根据蛙类善跳跃喜捕活食的特点,试验将其引入养鱼稻田,建立鱼-蛙-稻共生系统,旨在进一步利用稻田水体和空间,更好地控制稻田虫害,提高综合养种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折合1hm2产鱼2760kg,蛙2490kg,增收稻谷1230kg,增收118171.65元,增利润89391.15元。

关键词: 鱼;蛙;稻;综合养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