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不同施氮水平对大棚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针对当前蔬菜生产中肥料投入量过大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设施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处理平均增产率为54.9%。在各施氮处理中,N 450 kg/hm2处理辣椒果实产量和施肥效益最高,分别为22 560 kg/hm2和24.41万元/hm2;增加或减少30%氮肥施用量(N 585和315 kg/hm2),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出现下降,但未达显著水平。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辣椒VC含量逐渐降低;各处理还原糖含量间无显著差别。综合考虑辣椒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和环境因素,315 kg/hm2是最佳氮肥用量。

关键词: 辣椒 氮肥 产量 品质 施肥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粘类芽胞杆菌DN-1防治水稻纹枯病初步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粘类芽胞杆菌是一种能防治多种病原真菌病害的生防细菌。本文通过抑菌率测定、盆栽试验、田间防效试验首次研究不同浓度多粘类芽胞杆菌DN-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终浓度在5~120亿芽孢/L(667 m2用水量50 L)时,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抑菌率达62.21%~90.54%;盆栽试验防效达46.19%~77.11%;药后12、24 d,2013年田间防效分别达43.43%~75.70%、59.01%~79.64%;2014年田间防效均分别达50.72%~77.26%、53.65%~77.29%;DN-1终浓度在120亿芽孢/L时两年间田间防治效果与井冈霉素A 60 g.a.i/hm2处理相当,低于噻呋酰胺60 g.a.i/hm2处理。

关键词: 多粘类芽胞杆菌 水稻纹枯病 终浓度 抑菌率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矿区水环境样品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矿区环境问题是近年来各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为探究矿区水环境潜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以安徽省霍邱县大型铁矿区地表水体为研究对象,以秀丽隐杆线虫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并以其生长和生殖发育作为生物检测终点,考察了线虫对该矿区周边5个地表水样品的毒性效应的响应。结果表明,矿区水环境样品对线虫的生长和生殖发育具有明显的损伤效应,且这种损伤效应的大小与水样采集点距离采矿区的远近以及水样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密切相关。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总铁、可溶性铁、铜、铬和砷是环境水样造成线虫毒性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上述研究结果为铁矿区水环境生物安全性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和新的视角,并为铁矿区健康风险规避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数据。

关键词: 矿区水环境 秀丽隐杆线虫 生长抑制 凋亡 孵化率 存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播绿豆新品系鉴定及评价

中国种业 2015

摘要:按照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系异地鉴定方案,在合肥对9个绿豆新品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9个绿豆新品系中,苏绿12-5、保绿200520、冀绿0514、潍绿05-8和保绿200644等5个品系绿豆产量超过平均产量,其中苏绿12-5产量达2241.1kg/hm2,居第1位。苏绿12-5、保绿200520、冀绿0514等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安徽地区种植。

关键词: 绿豆 新品系 鉴定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源糖槭的抗热性比较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为不同种源糖槭在我国中南部引种、筛选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该研究以加拿大南部、中部、北部种源的糖槭一年生实生苗作为供试材料,分别在27、33、39、45℃4个温度梯度胁迫3 d后,测定叶片伤害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结果]随着温度升高,3个种源糖槭叶片伤害度、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增加。北部种源叶片Pro含量在45℃胁迫时下降,南部和中部种源的Pro含量一直上升。而3者POD活性在39℃胁迫后均开始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同。南部种源的糖槭经过45℃的胁迫叶片伤害度和相对电导率下降最小;其MDA含量增幅最小,但Pro含量增幅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3.67倍和12.57倍;4个温度梯度胁迫中其POD活性始终高于中部和北部的。[结论]由以上指标可知,不同种源糖槭的抗热性强弱依次为南部种源抗热性>中部种源抗热性>北部种源抗热性。

关键词: 加拿大糖槭 高温胁迫 生理反应 抗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智能水温控制系统鉴定水稻雄性核不育起点温度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利用智能水温控制系统,设置22℃、23℃和24℃3个不同温度处理水平,对培矮64S、广占63S、Y58S、新安S和广茉S共5个两用核不育系分别经过5 d和7 d的处理,对其不育起点温度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对不育系的抽穗有延迟作用且使抽穗历期拉长;5个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除培矮64S为23℃外其余均为24℃。在起点温度鉴定中,育性诱导时期的掌握、低温处理后的材料管理、取样单穗的选择等环节对鉴定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 水稻 智能水温控制系统 雄性不育起点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长江水系黄鳝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安徽长江水系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测定了其6个地理群体(当涂、无为、繁昌、贵池、怀宁和望江)共178尾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部分序列。对其长度为556~558 bp的控制区同源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到变异位点41个(变异率7.35%),单倍型56种。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694~0.954、0.00237~0.01382。群体分化指数(F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01974~0.87529、0.07124~24.82928,分子变异分析(AMOVA)中,群体间遗传变异占61.72%,表明黄鳝群体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基于单倍型或群体间遗传距离的分子系统进化树均显示,6个地理群体分为两支:当涂与繁昌群体聚为一支,其余4群体聚为另一支。

关键词: 黄鳝 控制区 长江 群体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对茶园土壤氟赋存形态及转化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摘要:为研究不同水平氮肥对茶园土壤氟赋存形态及转化的影响,以皖南十字铺茶场红黄壤茶园0~15 cm土壤为对象,设置N0P0K0(CK)、N0P1K1(N0)、N1P1K1(N1)、N2P1K1(N2)、N3P1K1(N3)5个处理,进行了室内盆钵培养试验,通过分析施肥10、20、30、50、70、90 d后土壤水溶态氟、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含量、铵态氮含量、土壤p H值,研究施肥对茶园土壤氟赋存形态及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氮肥与磷钾混施(N1、N2、N3)在短期内(10 d或20 d)使土壤水溶态氟含量降低,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含量增加,20 d之后土壤水溶态氟增加,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含量降低,对水溶态氟、交换态氟的影响效果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一般施氮量越大影响效果越明显;土壤水溶态氟含量与氮肥施用量成中度正相关,交换态氟与氮肥施用量成中、高度负相关;土壤水溶态氟含量与p H值成极显著高度负相关,交换态氟含量与p H值成极显著高、中度正相关。因此,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改变了土壤环境p H值,从而影响土壤氟的形态转化和有效性。

关键词: 茶园土壤 氮肥 赋存形态 pH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5%多菌灵·嘧菌酯水悬浮剂配方研究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为了研究35%多菌灵·嘧菌酯水悬浮剂更合理的配方,采用湿法超微粉碎法和正交优化试验法,对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防冻剂等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多菌灵30.0%,嘧菌酯5.0%,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0%,农乳600#4.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0%,黄原胶0.1%,乙二醇2.0%,正辛醇0.5%,水补足100%,该组分及配比情况下,该产品悬浮率在98%以上,热贮[(54±2)℃,14天]分解率小于3%,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产品用量为1500 g/hm2时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为92.76%。配制的35%多菌灵·嘧菌酯产品指标符合要求,对草莓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效。

关键词: 多菌灵 嘧菌酯 水悬浮剂 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早期症状鉴别及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抗病性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了解在自然发病情况下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的侵入时期和侵入部位,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侵入机制提供参考。[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水稻孕穗期的幼穗花器,研究稻曲病菌的侵染过程,并对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该菌是在抽穗前8 d左右从上下颖壳间的缝隙中侵入的。该菌随机到达各种花器上,但到达花药的几率最大。然后菌丝上下扩展,当到达花丝的上部或/和柱头上时就会生长得更快,因为那里营养更多。该菌不侵入子房,是因为子房的细胞小而排列紧密,病菌无法穿透。该菌是授粉前侵入花器的,说明水稻雄性不育系也可发病,可以进行抗病性鉴定。[结论]试验结果为水稻生产上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稻曲病 侵入过程 雄性不育系 抗病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