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淮南麻黄鸡MHCⅠα链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典型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抗原递呈的关键分子,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为深入了解地方品种鸡MHCⅠ类α分子的特征,尤其是抗原结合区域的特点,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29个淮南麻黄鸡完整的α链基因,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淮南麻黄鸡MHCⅠα分子高度多态,但主要集中在α1和α2区域,该区变异氨基酸位点共68个,其中高度变异22个。淮南麻黄鸡MHCⅠ分子α1和α2区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9.3%~99.5%之间,仅少部分序列完全一致。鸡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与鸭较高,介于57.6%~64.1%之间;其次为人和鼠。进化分析显示,淮南麻黄鸡MHCⅠ分子α1和α2区域分属于两个类群,但未显示明显的品种差异。此外,鸡与鸭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物种则遗传距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淮南麻黄鸡MHC分子在进化过程中呈现高度的多态性,但受到病原体的选择压力,多态性主要位于抗原肽结合部分的α1和α2区域。


玉米青贮与定量限饲对白Ko?uda W 31鹅生产性能、体型参数及胴体组成的影响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2015
摘要:本试验目的是探讨玉米青贮与定量限饲对白Ko?uda W31鹅体重、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以及胴体组成的影响。从22~98日龄饲喂二种日粮:1商品日粮,自由采食;2限量饲喂商品日粮,加自由采食青贮玉米。每种日粮处理含有二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鹅。从99~119日龄,所有鹅均接受单一的燕麦育肥。结果表明,使用青贮玉米后降低了增重,以致饲养期结束时(14周龄)体重差异显著(6 625.0 g对6 050.0 g;P<0.05)。在其后的燕麦育肥期,试验组(MS)鹅具有补偿性生长,以致试验结束时(17周龄)二组鹅体重相近(7 675.1 g对7 467.9 g;P>0.05)。日增重随着日龄增加而变化,在12周龄时最低。饲喂商品日粮与青贮玉米的试验鹅在8周龄时具有显著的长躯干(29.2 cm对31.0 cm,P<0.05)与较短的胫骨(10.0 cm对9.4 cm,P<0.05),在14周龄饲养期结束时,具有显著的小胸围(54.7 cm对51.9 cm,P<0.05)。在燕麦育肥期结束时(17周龄),饲喂青贮玉米的MS鹅较仅仅饲喂商品日粮的鹅,具有显著的长躯干与小腿;与对照组(MS)鹅相比,MS鹅17周龄时胴体含有较多胸腿肌肉(%)与较少的胸腿部带脂皮肤,但仅二组的屠宰率(65.0%对74.7%,P<0.05)与胸部带脂皮肤含量(8.9%对7.8%,P<0.05)差异显著。利用全株青贮玉米稀释青年育肥鹅日粮营养,对经济效益与胴体组成具有明显有利的影响。


水稻子粒矿质元素含量遗传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了解水稻子粒钙、镁、铜、铁、锌和硒等矿质元素含量,以绿旱1号作为父本与102S、KD36S、7HS012及7HS013不育系为母本进行配组,对父本与杂交后代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水稻子粒中的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各杂交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子粒中矿质元素含量以及各矿质元素含量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农艺及经济性状多数表现出超高亲分离现象,且LK3的农艺及经济性状均表现为最好。水稻子粒矿质元素含量与部分农艺和经济性状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且K、Mg、Zn、Se等元素含量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水稻子粒中矿质元素含量大小依次为P>K>Mg>S>Ca>Mn>Fe>Zn>Cu>Se,4个杂交后代的K元素含量表现出超高亲分离现象,LK2、LK3和LK4的Fe元素含量也表现出超高亲分离现象。水稻子粒大量与微量元素之间相关性最高,微量元素之间相关性次之,大量元素之间相关性最小,以7HS012不育系为母本得到的杂交后代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矿质元素含量最高,7HS013次之,其他不育系表现一般。本研究为选育出耐旱及营养价值高的水稻新品种母本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矿质元素含量 主要农艺性状 遗传分析 相关分析


防小麦纹枯病种衣剂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了研制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安全高效种衣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噻呋酰胺和氟硅唑对小麦纹枯病的联合毒力,确定了最优配比,利用砂磨法将药剂加工成种衣剂,并测定了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噻呋酰胺与氟硅唑在1:2比例时显示了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余比例显示了一定的相加作用;正交试验2筛选的配方没有析出,没有挂壁,流动性好底部无沉淀,为可选配方;热贮2周后,稳定性好;自制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显示了很好的防效,不同包衣比例防效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咯菌腈、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配制的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效,可作为小麦包衣的替代药剂。


转基因抗虫棉花杂交种Q2088种性保持配套技术
《中国棉花 》 2015
摘要: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自然条件下异交率为5%~10%,在有昆虫传粉的条件下异交率可高达50%左右,容易因天然异交而产生生物学混杂[1]。棉花的主要经济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组成复杂,基因纯合率低,存在较多的剩余变异,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而发生性状分离和变异。因此,棉花种子生产必须遵循较严格的"三年三圃


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研究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秧田期和大田期喷施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肥可促进秧苗生长,促进早期分蘖,增强水稻的抗逆性,提高水稻产量,可进一步推广示范应用。
关键词: 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肥 水稻 秧苗素质 产量


红花槭新品种‘金色秋天’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色秋天’是从加拿大引进的红花槭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叶片为五裂,10月下旬开始逐步转为金黄色,11月中旬为最佳观叶期,观叶期达30 d。8年生母树未见开花和结实。树体生长健壮,适应性广,适合安徽省及周边地区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