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番鸭细小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的]有效预防和治疗番鸭细小病毒病。[方法]用番鸭细小病毒连续免疫产蛋母鸡3次,收集鸡蛋,并制备出高免卵黄抗体。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对制备的卵黄抗体进行效价测定,用雏番鸭进行中和与治疗试验。[结果]制备的卵黄抗体琼扩效价达到1∶32,能有效中和番鸭细小病毒对雏番鸭的致病性,对发病的雏番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番鸭细小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制品。


家蚕夏秋用日系灰黑蛾品种574和576的育成及四元杂交组合皖广三号的选配
《蚕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家蚕蛾体色暗化基因(mln)导入现行中系或日系实用品种,组配体质强健、多丝量、能提高杂交率的新品种杂交组合。用培育的家蚕蛾体色暗化型(mln)品种517分别与2个抗性强、耐粗放饲养的实用家蚕日系品种进行杂交、回交,育成了日系灰黑蛾品种574、576,并与中系强健性白蛾品种513和515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皖广三号。该四元杂交组合在繁育中可利用对交品种的蛾体色差异,达到99%以上的杂交率,有利于蚕种轻简化生产和蚕种质量的提高。2013—2014年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安徽省家蚕新品种审定的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表现出体质强健好养、龄期较短、眠起齐、耐粗放饲养等饲养性状优势,并且还有茧丝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茧丝长1 058.0 m,解舒率73.10%,解舒丝长776.5 m,茧丝纤度2.904 dtex,洁净95.18分。新品种杂交组合于2014年通过安徽省家蚕品种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夏秋季饲养。
关键词: 家蚕品种 皖广三号 蛾体色暗化型 强健性 多丝量 杂交率


种植环境对不同Wx基因型稻米RVA谱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种植环境对不同Wx基因型稻米淀粉黏滞性谱(RVA谱)的影响,选择5个携带有5类不同Wx等位基因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分别在4个生长环境下种植,对其稻米RVA谱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环境及环境与Wx基因型间互作对RVA特征值的效应。结果显示,不同Wx基因型水稻材料RVA特征值在不同种植环境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消减值、崩解值、最高黏度和热浆黏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达到45.53%、29.75%、26.68%和26.17%;起浆温度和峰值时间变异系数较小,只有2.50%和2.96%。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RVA谱特征参数的主要变异来源为Wx基因型变异,环境及环境与Wx基因型间互作对稻米RVA特征值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峰值时间以Wx基因型间变异最大,占总变异的97.01%;最高黏度的Wx基因型间变异最小,占总变异的57.51%。环境效应对RVA特征值影响方面,峰值时间、消减值和起浆温度受环境的影响较小,而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则比较容易到环境影响。Wx基因与环境互作对崩解值、消减值和最高黏度影响较大,而对峰值时间和起浆温度影响较小。本研究结果可为优质水稻品种选育与栽培过程中选择适合的Wx基因型材料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水稻 种植环境 Wx基因型 淀粉RVA谱 单片段代换系


基于NAR神经网络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预测模型的研究
《渔业现代化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用传统机理建模不能满足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变化预测的问题,引用非线性自结合的时间序列网络,建立了基于NAR神经网络的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预测模型。采用2014年6—10月养殖塘口检测的亚硝酸盐的数据建模,建立了用于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模拟的NAR神经网络,并利用2014年11月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建立的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趋势,模拟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01 6 mg/L,纳什效率系数为0.72。研究表明,基于NAR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在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变化预测中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动态描述能力,对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预测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预测精度。


Elman网络在养殖水体氨氮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利用2014年6~10月养殖塘口记录的饲料投喂量、水体溶解氧量、水温、气温、浊度、降雨量作为模型输入,检测的氨氮作为模型输出,建立了用于养殖水体氨氮模拟的Elman网络。利用2014年11月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养殖水体氨氮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变化趋势,模拟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16 mg/L,决定系数R~2为0.74。说明Elman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在养殖水体氨氮含量变化预测中具有强非线性动态描述能力,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的预测有较好的适用性和预测精度。


不同生育期燕麦干草脂肪酸成分分析
《中国奶牛 》 2015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燕麦干草的脂肪酸组成、含量及动态变化规律。分别对在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四个生育期刈割的燕麦干草的脂肪酸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燕麦干草脂肪酸以α-亚麻酸为主,亚油酸、棕榈酸次之,油酸含量较少;生育期显著影响燕麦干草脂肪酸组成,随着生育期的延长,α-亚麻酸先减后增,亚油酸先增后减,乳熟期是其共同的拐点,分别在该时期达到最小和最大值;α-亚麻酸和亚油酸总含量不随生育期延长发生显著变化。


杂交中籼皖稻153耐高温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利用可控温室对杂交中籼品种——皖稻153耐高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扬花期遇持续高温条件下,皖稻153的结实率仍达66%以上,明显高于高温敏感品种,且达极显著水平;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指标也与高温敏感品种达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皖稻153具有较强的耐高温特性。


桑椹果醋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中国酿造 》 2015
摘要: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来测定桑椹果醋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桑椹果醋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并且随着桑椹果醋含量的增加,其抑制活性增大。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在桑椹果醋作用下,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宫颈癌细胞Hela两种肿瘤细胞均呈现数量减少、细胞膜加深变暗、成群聚在一起等不规则的生长趋势,表明桑椹果醋对两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桑椹果醋对Hela细胞的抑制效果强于SMMC-7721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