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稀土对茶树不同部位叶片中酶活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以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品种园的安农早抗 1号为材料 ,稀土处理后测定不同部位叶片中酶活性 ,并与对照相比较 ,结果表明 :稀土处理的茶树谷氨酸脱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肽酶在第 1叶位的活性、总活性均得到提高 ;而在第 4叶及老叶部位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未呈现规律性。第 1叶位中酶活性的提高 ,有利于茶树经济性状的改善 ,这可能是茶园喷施稀土肥料的增产提质机理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条件对油菜诱变效果的研究——突变类型的观察与筛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返回式地球卫星搭载甘蓝型油菜种子的试验表明 ,空间条件对油菜种子具有诱导性状变异的作用 ,许多由空间条件诱导的性状变异能够传递给后代。通过对变异后代进行田间筛选 ,获得早熟、丰产、黄色种皮等突变类型 ,为油菜品种改良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砀山酥梨质量评定的模糊综合评判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根据多年经验 ,提出了一个质量评定标准 ,经广泛征求省内外专家意见 ,整理出颜色、果点、果柄新鲜程度、着色整齐度、带皮硬度、肉质酥脆程度、汁液、滋味 8个评定论域 ;好、一般、差 3个评语等级及各个评定论域的权重。在进行感官检验的基础上 ,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法 ,进一步评价砀山酥梨商品质量 ,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两系杂交稻育种开发与种子产业化的实践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概述了安徽省两系杂交稻从育种、中试开发到种子产业化的实践历程及体会 ,提出今后发展中应重点解决的稻米质量和种子质量等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稻群体数量与质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水稻组合 80优 1 2 1 (中粳 )和协优 5 7(中籼 )为材料 ,进行栽插密度试验 ,以培育数量和质量不同的群体 ,研究群体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基本苗数、最高茎蘖数等群体数量性状之间和分蘖穗率、茎蘖成穗率等群体质量性状之间都呈正相关。群体数量与质量性状之间呈负相关 ,其中基本苗数与分蘖穗率、最高茎蘖数与茎蘖成穗率、总颖花数与结实率、有效穗数与平均穗谷重 4对性状间相互关系最密切。在试验条件下 ,有效穗数、平均穗谷重、总颖花数和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 ,因此高产栽培需在适宜穗数和总颖花数的前提下提高结实率和平均穗谷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