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试论提高安徽烟叶可用性关键农业生产技术措施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市场对烟叶质量需求的差异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需求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 ,分析了导致目前安徽省烟叶可用性较差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原因 ,提出了提高安徽烟叶可用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改进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烤烟主产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安徽省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现状与优质烤烟要求差距较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 3个方面 :(1)各产地烟叶含全氮量偏低 ,除宣州外其他产地烟叶含钾量也偏低 ,氯含量近几年来各产地都有所提高 ;(2 )化学成分间比值不协调 ;(3)部分化学成分及化学成分间比值年份间变化、产地间差异也大 ,烟叶质量表现出不稳定和分布不均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本研究以 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 2 4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为DNA样品来源 ,通过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简称RFLP)标记技术 ,研究光壳稻和爪哇稻及其与温带粳稻之间的关系 ,探索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 :42个探针共产生 6 9个不同的限制性片段 ,其中 2 0个 (占 47.6 % )探针显示 47个 (占 6 8.1% )多态性片段 ,至少在 2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每个具有多态性片段分别以 1和0记录存在与否。由RFLP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 ,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 ,温带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 ,但光壳稻和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 ,光壳稻与温带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要比爪哇稻与温带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大。根据聚类图发现温带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 ,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 ,群间即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更强。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 ,已配组育成了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