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在不断改革中谋求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创新是农业科技永恒的主题。总结了安徽省农科院在不断探索的改革过程中科技、开发、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成就 ,对创新的整体内涵、持续创新能力的培植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新思路

关键词: 创新 结构调整 优质化育种 科技经营 绿箱政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农业科研综合创新基地建设与运行可行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就安徽省农业科研综合创新基地建设与运行可行性问题提出初步研究报告

关键词: 综合 创新 基地 可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TO框架下的农业及其保护政策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 ,中国加入WTO势所必然 ,农业和农产品迟早要溶入世界多边贸易的主流之中 ,从而推动我国市场农业趋于成熟和富有理性。本文从客观的角度 ,审视我国农业“入世”后的境况。得出的结论之一是 :没有强大的科技和优质的管理 ,便没有强大的农业和优质的产品。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WTO) 农业 市场准入 国内支持 比较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BT7号生根粉诱导甘薯脱毒苗生根等性状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1/2 MS+ ABT7号生根粉 0 .5 mg/L配方的培养基 ,可使脱毒甘薯苗在根数、根长、株高等性状上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同时也明显地加快了生根的速度 ,取得了快繁生根和培育壮苗的双重效应。而且对叶片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 6 - BA比较 ,生根粉又有价廉的优点 ,因此用生根粉代替 6 - BA诱导甘薯试管苗在培养初期生根是可行的。

关键词: 生根粉 甘薯脱毒试管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覆盖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产量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试验表明 :油菜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解决晚茬迟播油菜晚茬不晚苗的矛盾 ,可增 (保 )温、保墒 ,改善油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条件 ,提高油菜秧苗素质和生长发育速度。试验表明 :直播盖膜和移栽盖膜分别较露地栽培 (CK)增产 8.0 4%和 8.9%。油菜覆膜栽培的主要技术是 :精细整地 ,施足基肥 ;及时破膜 ,精细管理 ;土壤足墒时移栽等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地膜覆盖 增温 保墒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脱毒苗培养基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采用培养基为 1/ 2MS +ABT 7号生根粉 0 .5mg/L的配方 ,可使脱毒甘薯苗前期发根数增多 ,根长、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脱毒苗的生根速度明显加快 ,茎杆粗壮 ,同时对叶片数有一定促进作用。使用 1/ 2MS +生根粉培养基可取得培育脱毒苗前期快繁生根和培育壮苗的双重效应。 1/ 2N6 培养基可使脱毒苗发根数增多 ,叶色浓 ,苗壮 ,但根长不及 1/ 2MS培养基。

关键词: 培养基 甘薯脱毒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省马铃薯研究及生产概况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安徽省马铃薯的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 ,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品种老化 ,品质差 ,产量低 ;脱毒马铃薯面积小 ;科技投入少 ;商品率低 ,流通渠道不畅。笔者对发展安徽省马铃薯生产提出几点建议 ,主要是重视科技 ,加大投入 ;建立脱毒马铃薯扩繁生产线 ;加强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和输通流通渠道。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 研究 生产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省级种子工程项目的进展及源头部分几个问题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就承担的省级种子工程项目的实施和进展进行了回顾 ,并针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需要 ,就进一步提高种子工程科技含量 ,加强源头部份———新品种选育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种子工程 科技含量 结构调整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遗传资源对提高作物生产力的重要性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满足世界人口以每分钟 16 0人的速度增加对谷物的需求 ,其中 ,这种增加的 90 %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就必需设法在粮食生产上获得一个惊人的增长。预测表明 :小麦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类作物 ,其次是玉米 ;这两种谷类作物将占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需求的 80 %。享用作物遗传分离的广泛性 ,是获得育种项目成功的关键 ,全球性的努力去收集、描述和利用这些资源的工作是巨大的 ,收集材料中的遗传多样性是全世界反饥饿运动中的关键 ,麦类作物降低株高和增加抗性的基因渗透为绿色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展示出遗传资源对作物产量的巨大影响力 ;小麦杂交种和综合种可以进一步增加产量。玉米野生亲缘种Tripsacum是一个未开发的遗传资源材料 ,既具有对生物和非生物压力的抗性 ,又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 ,且可为发展中国家农民提供杂交种技术的运用。遗传资源和基因的所有权问题应该得到解决而确保全球性地使用那些重要资源 ,分子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增加了遗传资源的应用。迎接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对谷物需求的挑战 ,必须有效地和互补性地运用我们已发展的技术和拥有的资源

关键词: 作物遗传资源 玉米 小麦 资源潜力 谷物生产 重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麦秸和玉米秸等农作物秸秆还田及应用秸秆速腐剂还田秸秆对当季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未经处理的作物秸杆对当季小麦产量影响不大。施麦秸量为 3 0 0 0和 6 0 0 0kg/hm2 时 ,当季小麦产量分别为对照的92 .8%和 96 .0 %,减产 7.16 %和 4.0 0 %,减产不显著。用玉米秸秆代替麦秸时 ,小麦产量为对照的 99.1%和 10 3 .2 %,与对照产量持平或略有增加。施用秸秆速腐剂后 ,小麦产量相对提高 3 .6 0 %和 1.45 %,是不施秸秆的 (对照 ) 99.5 %和 10 3 .2 %。玉米秸秆较麦秸腐解快 ,效果好 ,粉碎后可直接还田

关键词: 麦秸 玉米秸 秸秆直接还田 小麦产量 秸秆速腐剂 砂姜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