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安徽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是实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文对安徽省现已形成的循环农业模式归纳为农业种养结合、立体复合型发展、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农村庭院型发展、休闲观光型发展5种模式。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将安徽省划分为5个循环农业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同时,提出发展安徽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区划 模式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家蚕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僵蚕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药材,为选出人工生产白僵蚕的最佳菌株,以分离的5株白僵菌菌株为材料,以营养生长量、产孢量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指标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各个指标均存在差异,其中B07-2营养生长量最快,产孢量最高,10 d内对家蚕的致病率为98.18%。综合比较,B07-2为生产白僵蚕的最佳接种菌株,它对家蚕的致死中时LT50为5.09 d,致死中浓度LC50为2.69×106孢子.mL-1。

关键词: 白僵菌 家蚕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苗抛栽秧龄对杂交中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大苗抛栽秧龄对杂交中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栽秧龄对杂交中稻秧苗素质、分蘖发生及成穗率、干物质积累、产量因素及产量等均有较大影响;长秧龄各处理的产量均较短秧龄的对照(21d秧龄)增产,其中,E(49d秧龄)、D(42d秧龄)、F(56d秧龄)、G(63d秧龄)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933.4kg/hm2,857.8kg/hm2、775.5kg/hm2、544.5kg/hm2,增幅分别为11.2%、10.3%、9.3%、6.6%。

关键词: 水稻 秧龄 抛栽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方式对晚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土壤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基础地力和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氮素基肥、蘖肥和穗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晚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适当后移能够保持土壤适宜的NH4+-N的浓度,促进晚稻的生长,表现为产量、干物质和氮积累量的增加。当基肥施氮量占总施氮量比例53.8%时,产量达到最高。增加穗肥比例有利于提高碾米品质,但不利于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的提高,适当氮肥的后移有利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当基肥施氮量占总施氮量的40.3%时,晚稻的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土壤氮素依存率随着基肥施用比例呈倒抛物线关系,当氮素基肥施用比例为40.0%时,对土壤氮素依存率最低为54.5%,氮素收获指数和百公斤籽粒需氮量都随基肥用量的减少而增加。以目标产量相适宜的施总氮量条件下基施氮肥比例为40%~50%,分蘖肥控制在20%~30%左右,穗肥占20%~30%,有利于保持一定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关键词: 晚稻 氮肥运筹 产量与品质 氮素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皖南烟区青枯病病原菌生化型研究

中国烟草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所引起的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细菌性病害,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烟区普遍发生,其中以广东、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西东部、安徽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培育细鳞斜颌鲴大规格鱼种试验

科学养鱼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一、材料和方法1.塘口条件试验塘东西走向,坡比为1∶2.5,水深1.5~1.8米,面积2000米2,池底淤泥深10~15厘米,进水依靠水泵抽提,排水可依靠水闸自动排放。2.放养前塘口准备2007年6月7日,排干池水,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生石灰用量为100千克/亩。6月14日注入新水120厘米,6月17日施用高效生物鱼肥,用量为每米水深3.5千克/亩,以培肥水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夏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评价

大豆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豆种质资源,对383份黄淮夏大豆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淮夏大豆在生育期、株高、单株荚数等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上具有多样性,遗传变异丰富;产量与单株总荚数(r=0.714**)、单株有效荚数(r=0.712**)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结荚高度(r=0.593**)、主茎节数(r=0.450**)等也呈显著正相关;每荚粒数与生育期(r=-0.586**)、百粒重(r=-0.437**)呈显著负相关;单株有效荚数与百粒重(r=-0.445**)呈显著负相关。在黄淮夏大豆生态类型内对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黄淮夏大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淮夏大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氏螯虾亲本的选购、暂养和运输技术研究

水利渔业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克氏螯虾苗种来源目前仍然是龙虾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龙虾苗种繁育的首要工作是龙虾亲本的选购、暂养和运输,这也是苗种繁育的关键。2005年和2006年的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进行了6次克氏螯虾亲本的选购、暂养和运输试验。龙虾亲本的规格要求适中,约30 g左右较好;复选时,以丰满度好、附肢完整、活泼健康、硬壳艳红的龙虾为最佳;暂养网箱要求安放位置适当,充分展开不兜底,在箱内布设30%~40%的浮性水草,暂养密度20~25 kg/m2为宜,暂养时间不宜超过2 d;装箱时遵循"轻装快运"的原则,装箱密度以4 kg左右为宜,途中每隔20~30 min向装虾箱和车厢内泼洒1次水,保持龙虾体表及周围环境的湿润,牢固固定虾箱,运输时间控制在1 h以内。随着选购、暂养和运输技术的完善,运输成活率最终可以稳定在90%以上。

关键词: 克氏螯虾 亲本 选购 暂养 运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制1号机械化混播制种生产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混播制种是指将杂交水稻的父、母本亲本种子混合播种,扬花授粉后再通过化学方法去除父本,收获杂交种的一种机械化制种方式,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从机械旱直播、机械水直播和机械插秧等3个方面阐述了杂交水稻混播制种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关键词: 混制1号 机械制种 生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砂姜黑土基础肥力及强筋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的培肥效果和不同土壤基础肥力水平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22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砂姜黑土基础肥力的变化,并分析了土壤主要养分性状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单施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均能较单施化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同一施氮水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基础肥力产量(不施肥时的产量)较单施化肥的高2 715.0 kg.hm-2。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含量与籽粒产量、蛋白质、湿面筋和沉降值均呈正相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不仅是培肥地力的主要途径,同时还是确保优质小麦保优栽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砂姜黑土 基础肥力 强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