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除草剂对烟田杂草防除效果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高效、低毒、无药害的烟田除草剂。[方法]进行不同除草剂防除烟田杂草的对比试验。[结果]施药后3、7、15 d,各药剂均未对烟苗产生明显药害。施药后20 d,72%大田净乳油1 500 g/hm2和25%宝成干悬浮剂75 g/hm2对杂草株数的防除效果分别为77.19%和78.28%,优于70%都尔乳油1 350 g/hm2处理,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药后40 d,3种药剂处理对杂草株数防效均较好,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种药剂对杂草鲜重防效存在较大差异,其中,72%大田净乳油1 500 g/hm2处理的防效最高(达86.86%),25%宝成干悬浮剂75 g/hm2处理防效最低(仅为34.72%,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结论]72%大田净乳油安全性好、防效高、持效期长,可进一步示范推广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青枯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枯病是烟草的重要毁灭性病害,最近几年皖南优质烟区青枯病的发生面积及发病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烟草青枯病的一项根本、有效、经济的措施。综述了烟草青枯病的抗源、抗性遗传规律、抗病育种及抗性标记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系杂交籼稻皖稻153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栽插密度对皖稻153的产量有着显著影响;225 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最高,300 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次之,此两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比不施氮处理的极显著增产;栽插密度以22.5×104hm2的产量最高,其次为30.0×104hm2,以下依次为15.0×104hm2、37.5×104hm2和7.5×104hm2。(2)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最大,每穗粒数次之,结实率相对较小,千粒重最为稳定。(3)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产量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在适宜足量的群体颖花量基础上稳定提高结实率是高产的保证。(4)本试验条件下,皖稻153适宜的施氮量为225 kg.hm-2,栽插密度为22.5×104hm2。
关键词: 杂交中籼水稻 皖稻153 施氮量 栽插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粳稻新组合80优1号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杂交中粳稻80优1号(80-4A/粳恢1号)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配套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条件下杂交中籼稻的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高产中籼杂交水稻"皖稻153"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施氮量对杂交中籼水稻群体质量、氮肥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kg(N).hm-2、187.5 kg(N).hm-2、225.0 kg(N).hm-2、262.5 kg(N).hm-2和300.0 kg(N).hm-2等5种施氮量下杂交中籼稻产量差异显著,在150~262.5 kg(N).hm-2范围内,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以262.5 kg.hm-2施氮处理的产量最高(11 355 kg.hm-2),施氮量增加到300.0 kg(N).hm-2产量下降。不同施氮处理间产量差异主要是因为群体颖花量的差异,施氮量与群体颖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3 5**)。施氮量明显影响群体质量,适宜施氮量(262.5 kg.hm-2)能保证杂交中籼水稻达到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和粒叶比,在抽穗期维持较高的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和单茎叶片重,有利于后期植株光合能力的提高和光合产物的积累,使后期物质积累的贡献率提高,从而增加产量。适宜施氮量(262.5 kg.hm-2)的氮肥农学利用率也最高。推荐江淮稻区杂交中籼稻超高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62.5 kg.hm-2。
关键词: 杂交中籼水稻 施氮量 产量构成 群体质量 氮肥农学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凤阳野生丹参产地生态环境的初步调查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皖东野生丹参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工驯化及规范化栽培奠定基础。[方法]目测皖东凤阳地区野生丹参植株的周边环境,分析野生丹参植株根际土壤的营养元素,同时了解凤阳县的气候情况,明确凤阳野生丹参生长的生态环境。[结果]凤阳野生丹参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及东部的低山残丘上,海拔为80~300 m,一般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林间空地上。野生丹参生长的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交换性镁含量较高,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凤阳县年平均气温14.8℃。[结论]野生丹参耐瘠性强,对环境要求不严,在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中都能很好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