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肥运筹方式对晚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祥明 1 ; 郭熙盛 1 ; 李泽福 2 ; 王元垒 2 ; 刘春盛 3 ; 胡润 3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3.安徽省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晚稻;氮肥运筹;产量与品质;氮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08 年 03 期

页码: 576-5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基础地力和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氮素基肥、蘖肥和穗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晚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适当后移能够保持土壤适宜的NH4+-N的浓度,促进晚稻的生长,表现为产量、干物质和氮积累量的增加。当基肥施氮量占总施氮量比例53.8%时,产量达到最高。增加穗肥比例有利于提高碾米品质,但不利于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的提高,适当氮肥的后移有利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当基肥施氮量占总施氮量的40.3%时,晚稻的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土壤氮素依存率随着基肥施用比例呈倒抛物线关系,当氮素基肥施用比例为40.0%时,对土壤氮素依存率最低为54.5%,氮素收获指数和百公斤籽粒需氮量都随基肥用量的减少而增加。以目标产量相适宜的施总氮量条件下基施氮肥比例为40%~50%,分蘖肥控制在20%~30%左右,穗肥占20%~30%,有利于保持一定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 相关文献

[1]砂姜黑土上氮钾配施对粮菜轮作中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李录久,张琳. 2004

[2]配方肥对早、晚稻的茎蘖动态、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袁嫚嫚,邬刚,李若清,李志,孙义祥. 2015

[3]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吴文革,王鸿燕,张健美,何超波,张玉海,蔡海涛. 2009

[4]控释尿素对土壤硝态氮含量、氮素利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WU Ji,武际,XIA Weiguang,夏伟光,WANG Yunqing. 2014

[5]水稻氮高效品种的初步筛选. YU Youling,余友玲,WU Wenge,吴文革,CHEN Gang. 2015

[6]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控释氮肥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WANG Dao-zhong,王道中,ZHANG Cheng-jun,张成军,GUO Xi-sheng. 2012

[7]不同施氮水平对中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吴文革,阮新民,施伏芝. 2007

[8]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王道中,张成军,郭熙盛. 2012

[9]不同新型肥料对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吴萍萍,李录久,耿言安,姚文麒. 2019

[10]淮北地区缓释尿素对小麦生长、氮肥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袁嫚嫚,邬刚,孙义祥. 2015

[11]黄淮区不同年代冬小麦主栽品种根系性状及氮素利用率的差异. 陈欢,陈阜,乔玉强,郑成岩,邓艾兴,曹承富,张卫建. 2019

[12]氮肥运筹方式对抛栽杂交水稻穗部性状、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段素梅,王士梅. 2011

[13]不同双季晚稻丰产栽培模式下的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陈周前,夏家发,王元垒. 2008

[14]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晚播小麦群体总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赵竹,蔡海涛,李玮,陈欢. 2014

[15]秧龄、播量、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新两优6号”产量的影响. 段素梅,杨安中,陈周前,张金虎. 2009

[16]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绿旱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朱昌菊,王士梅. 2007

[17]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籼15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张祥明,李泽福,程生龙,胡润,郭熙盛,刘春盛,叶北朝,丁贤武,何如意,何大斌. 2006

[18]氮肥运筹对稻茬麦区弱筋小麦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张向前,徐云姬,杜世州,严文学,袁立伦,乔玉强,陈欢,赵竹,李玮,曹承富. 2019

[19]氮肥基追比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09

[20]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胡润,程生龙,叶北朝,郭熙盛,刘春盛.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