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应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4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条件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CK(空白处理,不施氮肥)、100%PU10/0(普通尿素全量基施,N 240 kg·hm-2)、100%PU6/4(60%的普通尿素基施、40%的普通尿素于拔节期追施,N 240 kg·hm-2)、80%PU6/4(60%的普通尿素基施、40%的普通尿素于拔节期追施,N 192 kg·hm-2)、100%CRU(全量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基施,N 240 kg·hm-2)、80%CRU(80%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基施,N 192 kg·hm-2)和40%CRU+40%PU(40%树脂包膜控释尿素+40%的普通尿素基施,N 192 kg·hm-2)。结果表明,无论是产量效应还是氮素利用效应,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RU)处理总体优于普通尿素(PU)处理,尤其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40%CRU+40%PU)效果最佳,以7 709 kg·hm-2的产量、36.44%的氮肥吸收利用率、15 946元·hm-2的相对净收入达到处理间最高水平。该处理在减少氮素投入量的情况下,不仅促进了冬小麦增产,而且显著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拥有较高的产投比。因此,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的配施处理(40%CRU+40%PU)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优的氮肥处理。
关键词: 包膜控释尿素 产量 氮素利用效应 经济效益 冬小麦
不同淹水时间对分蘖期中稻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 2014
摘要:通过盆栽定植试验,研究了中稻(徽两优6号、两优1128)在分蘖末期受不同淹水时间胁迫后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并同时考察了其产量结构。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两个品种水稻生育期推迟,始穗到齐穗历时增加,且随淹水时间的增加而延长;淹水后短期内植株株高降低,但成熟前7 d时淹水2 d、4 d的处理株高反而略高于对照;植株绿叶数、绿叶面积、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和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随淹水胁迫加重而显著减少(淹水2 d处理植株根系活力升高);但经过恢复生长,淹水胁迫后20 d,各淹水处理SPAD值已和对照非常接近,并且一直保持到成熟前7 d,其他各指标数值在轻度淹水胁迫(淹水2 d和4 d)下和对照接近而无显著差异,重度淹水胁迫(淹水6 d、8 d和12 d)下和对照差距缩小,成熟前7 d,由于淹水胁迫早衰严重而差距重新拉大;两个水稻品种减产幅度均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加剧,淹水6 d处理的产量已经降至对照的50%左右,产量下降的原因是总粒数减少、空秕粒数增加和结实率降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改善小麦群体质量,研究了不同密度下皖麦52和烟农19主要生理指标及产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烟农19的叶面积指数在基本苗120×104株·hm-2(M1)和210×104株·hm-2(M2)下高于皖麦52,而在300×104株·hm-2(M3)和390×104株·hm-2(M4)下低于皖麦52;皖麦52和烟农19各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及灌浆期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qP、ETR和ΦpsII)皆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同一密度下两品种间的差异皆不显著;皖麦52和烟农19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M1和M2下,烟农19的产量高于皖麦52,分别增加了13.4%和2.4%,在M3和M4下,皖麦52的产量高于烟农19,分别增加了10.7%和1.0%;皖麦52和烟农19的经济系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两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同一密度下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小麦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与单茎干物重、叶绿素含量呈直线正相关关系,叶面积指数与单茎干物重呈直线负相关关系,与产量呈二次抛物线的关系。研究得出,烟农19的高产适宜密度为基本苗120万~210万株·hm-2,皖麦52为210万~300万株·hm-2。
间作条件下秸秆覆盖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间作和秸秆覆盖结合在作物增产方面的效应,采用双因素大田试验,通过设置2种种植模式[玉米单作(M)、玉米大豆间作(I)]和4种秸秆覆盖水平[0(S0)、4 000 kg·hm-2(S1)、8 000 kg·hm-2(S2)和12 000 kg·hm-2(S3)],研究秸秆覆盖和间作对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和间作有利于增加玉米叶片长、宽和单株绿叶面积,其中覆盖处理S2和S3与不覆盖处理S0的差异显著,且覆盖的效果大于间作。玉米叶片含水量基本不受间作影响,但受覆盖的显著影响。间作和覆盖可增加叶片含氮量,在单作下,S3比S0的叶片含氮量在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增加25.6%和56.6%,在间作下分别增加30.0%和42.9%,且S3和S0间差异显著。覆盖和间作皆可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且覆盖的效果大于间作,但随覆盖水平提高覆盖的效果降低。覆盖和间作皆有利于改善玉米穗位叶的光合特性,在S0下,间作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比单作增加13.1%、42.3%、39.3%和46.8%、31.2%、24.5%,而胞间CO2浓度分别下降20.8%和18.4%,且S0下单作、间作差异显著。玉米产量亦明显受到覆盖和间作的影响,且受覆盖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得出,秸秆覆盖和间作在改善玉米叶片性状及生理特性和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覆盖的效果会随覆盖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且间作的效果小于秸秆覆盖。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秸秆覆盖 玉米 叶片性状 叶片生理特性 产量
大豆品系在黄淮南部主产区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黄淮南部大豆产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于2011年和2012年对河南、安徽和江苏3省5个试验点测试的107份大豆品系的产量、品质及其他相关性状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大豆品系的平均产量为2601.73 kg/hm2,与对照‘中黄13’相比,共有48份大豆品系表现增产,占总数的44.86%;各试验点的大豆平均蛋白质含量总体较高,而且蛋脂双高的品种比例在各试验点均在70%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品质性状有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脂总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0.23和-0.48;与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41,r=0.48,r=0.59,r=0.64)。偏相关分析也表明,大豆的产量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且单株粒数是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通径分析显示,该性状对产量的通径系数最大。蛋脂总量与株高、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r=0.20,r=0.23),与有效分枝呈显著负相关(r=-0.19),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29,r=-0.44,r=-0.37)。生产中,在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应考虑到大豆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在育种时应注意各性状之间的平衡。
间作对油菜和紫云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在保持油菜不减产的同时,建立合理的油菜/紫云英间作技术体系。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与不同密度油菜(Brassica napus L.)间作对二者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与密度为20万~40万株/hm2油菜按2∶1带型间作(即1m宽带内播种两行油菜,1行紫云英),间作油菜各处理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和碳的养分累积量均有高于或接近于油菜单作(MR)的趋势,间作油菜株高、根长、根颈粗、单株鲜重和产量接近于或显著高于密度为30万株/hm2的单作油菜。在保持油菜产量不显著降低的同时,间作模式可以收获3 592~5 724kg/hm2的紫云英绿肥。紫云英与不同密度油菜间作均表现土地资源利用优势(LER>1)。
播期对冬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淮北小麦选择适宜的播期,以冬小麦半冬偏冬性品种烟农19和半冬性品种皖麦52为材料,研究了播期(10月3日、10月10日、10月17日、10月24日、10月31日和11月7日)对小麦群体干物重、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群体干物重、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皆以10月10日和17日播种时最高,其次为10月3日和24日播种。正常播种(10月10日)和适度晚播(10月17日)可以改善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其中10月10日播种时烟农19的Fo、Fm、Fv/Fm、qP、ETR和ΦpsII分别比10月3日和11月7日播种的增加了8.5%、7.9%、3.0%、38.1%、15.9%、16.9%和21.1%、33.3%、6.9%、73.0%、67.6%、62.0%。10月10日和17日播种时烟农19和皖麦52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容重和产量皆高于其他播期,并与11月7日播种处理差异显著。因此10月10日至10月17日可作为淮北地区半冬性小麦品种的适宜播期。
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出适宜于杂交中籼稻的配套机插育秧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在硬盘方式育秧的情况下,以水稻品种‘徽两优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烯效唑和落谷密度二因素试验,研究落谷密度对秧苗素质、栽插质量、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以及烯效唑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化控处理情况下,随着落谷密度的增加,秧苗素质逐渐恶化,表现为单株根系数量、百株干质量、茎基宽、根系活力迅速下降,叶片丙二醛含量急剧上升;各处理千粒质量、结实率无显著差异;在8 000~18000 grains·m-2密度范围内有效穗呈增加趋势,18 000~30 000 grains·m-2密度范围内呈减少的趋势,最终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其中以18 000 grains·m-2产量最高。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的秧苗素质及产量存在显著的调控效果。用100 mg·L-1烯效唑浸种的同时于2叶1心时喷施150 mg·L-1烯效唑的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以及只用100 mg·L-1烯效唑浸种相比,能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缩短大田缓苗期,显著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结实率,最终使产量显著提高。因此,针对江淮杂交中籼稻特点,采用100 mg·L-1烯效唑浸种的同时于2叶1心时喷施150 mg·L-1烯效唑并配合18 000 grains·m-2的落谷密度为较好的育秧方式,能保证较高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稳定千粒质量,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结实率,增加库容量及库容充实度,最终使产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 烯效唑 化学调控 落谷密度 秧苗素质 栽插质量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