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杂交粳稻及其亲本千粒重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占新春 1 ; 张培江 1 ; 董召荣 2 ; 郑乐娅 1 ; 付强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

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杂交粳稻;千粒重;产量;稻米品质;相关性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4 年 15 卷 05 期

页码: 954-9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杂交粳稻及其亲本千粒重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以4个千粒重介于23.1~28.0 g之间的BT型不育系和24个千粒重介于18.1~32.0 g之间的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96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对F1千粒重优势表现、F1千粒重与亲本千粒重及其与产量、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高产优质兼顾的杂交粳稻的千粒重范围。结果表明:(1)56.3%的杂交组合千粒重超过其双亲平均值,19.8%的杂交组合千粒重表现正向超亲优势;(2)F1千粒重与母本千粒重、父本千粒重、双亲千粒重平均值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r=0.33**、0.71**、0.78**),且恢复系千粒重对杂种的影响大于不育系;(3)F1千粒重、父本千粒重及双亲千粒重平均值与组合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r=0.55**、0.47**、0.51**),母本千粒重与组合单株产量相关不显著;(4)F1千粒重、父本千粒重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粒长、粒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母本千粒重与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宽呈显著正相关;(5)杂交粳稻育种中具有高产优质兼顾的F1千粒重范围应在25.1~27.0 g之间。

  • 相关文献

[1]栽插密度和穴栽苗数对杂交中粳Ⅲ优98米质的影响. 占新春,张培江,吴爽,李安林,姜福建. 2003

[2]杂交粳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占新春,郑乐娅,付强,张培江,董召荣. 2012

[3]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相关性研究. 杨联松,白一松,张培江,许传万,胡兴明,王伍梅,佘德红,陈桂芝. 2001

[4]安徽沿淮和淮北地区小麦穗粒重研究. 王青,赵莉,何贤芳,朱昭进,汪建来,姚大年. 2012

[5]安徽省7个小麦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英文). 赵莉,何贤芳,刘泽,汪建来. 2015

[6]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综合分析. 陈刚,吴文革,胡鹏,王斌,胡琪峰. 2013

[7]当涂县水稻不同种类锌肥施用效果研究. 范存敏,胡现荣,卜容燕. 2023

[8]肥料种类对优质稻产量、品质及稻米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桂云波,张瑛,吴敬德. 2014

[9]施氮水平对优质稻产量、品质及稻米Hg、As、Cd含量的影响. 滕斌,李之林,肖立中,张瑛,吴敬德,朱学桂,宣红. 2011

[10]抽穗期高温与干旱对不同籼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从夕汉,施伏芝,阮新民,罗志祥. 2014

[11]皖南单季稻区种植利用紫云英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卜容燕,韩上,程文龙,胡润,朱勤,李敏,王慧,唐杉,武际. 2022

[12]不同灌溉方式对杂交粳稻皖旱优1号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占新春,张培江,吴爽,付强. 2008

[13]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四海,吴文革,李泽福,王元垒,黄义德,赵决建,方文杰. 2008

[14]促芽肥对再生稻准两优608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习敏,徐秀娟,吴文革,汪靖桂,陈再高,孙雪原,许有尊. 2018

[15]安徽省棉花区域试验参试品种性状相关性分析. 何团结. 2009

[16]不同氮量水平下冷浸田水稻氮和钾的吸收特征研究. 张祥明,王文军,凌国宏,洪国胜,方明,郭熙盛. 2014

[17]安徽省不同生态环境下夏大豆新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 胡国玉,杨勇,王雅楠,李杰坤,王大刚,吴倩,王维虎,黄志平. 2024

[18]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分析. 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闫长生,游光霞,肖世和. 2008

[19]小麦新品种郑州9023灌浆特性初探. 汪建来,孔令聪,曹承富. 2002

[20]不同生态环境下冬小麦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游光霞,闫长生,肖世和.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