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间作条件下秸秆覆盖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向前 1 ; 黄国勤 2 ; 赵其国 3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秸秆覆盖;玉米;叶片性状;叶片生理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4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414-4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间作和秸秆覆盖结合在作物增产方面的效应,采用双因素大田试验,通过设置2种种植模式[玉米单作(M)、玉米大豆间作(I)]和4种秸秆覆盖水平[0(S0)、4 000 kg·hm-2(S1)、8 000 kg·hm-2(S2)和12 000 kg·hm-2(S3)],研究秸秆覆盖和间作对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和间作有利于增加玉米叶片长、宽和单株绿叶面积,其中覆盖处理S2和S3与不覆盖处理S0的差异显著,且覆盖的效果大于间作。玉米叶片含水量基本不受间作影响,但受覆盖的显著影响。间作和覆盖可增加叶片含氮量,在单作下,S3比S0的叶片含氮量在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增加25.6%和56.6%,在间作下分别增加30.0%和42.9%,且S3和S0间差异显著。覆盖和间作皆可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且覆盖的效果大于间作,但随覆盖水平提高覆盖的效果降低。覆盖和间作皆有利于改善玉米穗位叶的光合特性,在S0下,间作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比单作增加13.1%、42.3%、39.3%和46.8%、31.2%、24.5%,而胞间CO2浓度分别下降20.8%和18.4%,且S0下单作、间作差异显著。玉米产量亦明显受到覆盖和间作的影响,且受覆盖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得出,秸秆覆盖和间作在改善玉米叶片性状及生理特性和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覆盖的效果会随覆盖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且间作的效果小于秸秆覆盖。

  • 相关文献

[1]秸秆覆盖和根系互作对间作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卞新民,黄国勤,赵其国. 2013

[2]水旱轮作制下连续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鲁剑巍,王允青,许征宇. 2012

[3]植物篱与秸秆覆盖技术防治巢湖沿湖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研究. WANG Yun-qing,王允青,GUO Xi-sheng,郭熙盛,WANG Jing. 2012

[4]秸秆覆盖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农田磷素流失的影响研究.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 2009

[5]不同秸秆覆盖水平对砂姜黑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张向前,陈欢,赵竹,李玮,杜世州,乔玉强,曹承富. 2015

[6]不同农艺措施对巢湖沿岸坡耕地不同形态磷径流输出的控制效果. 王静,王允青,叶寅,孟超峰,王道中,郭熙盛,吕国安. 2017

[7]自然降雨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巢湖流域旱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 2010

[8]秸秆覆盖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农田氮素流失的影响研究.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 2011

[9]江淮旱地土壤深松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初报. 王世济,陈洪俭,阮龙,武文明. 2013

[10]江淮地区玉米品种适宜性研究. 彭晨,王世济,张林,武文明. 2023

[11]氮肥运筹方式对土壤无机氮变化、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林,武文明,陈欢,陈洪俭,彭晨,王世济,曹承富. 2021

[12]白云石对酸性红黄壤上油菜、玉米的效应. 武际,王文军,朱宏斌,郭熙盛,叶舒娅. 2002

[13]超康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雷艳丽,高正良,周本国,吴廷全. 2004

[14]播期与密度对沿淮行蓄洪区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武文明,王世济,陈洪俭. 2015

[15]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生育期玉米产量的影响及防治指标. 陈浩梁,林璐璐,钟永志,张峰,谢明惠,张光玲,苏卫华. 2022

[16]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李孝勇,王文军,朱宏斌. 2005

[17]玉米杂交种在不同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王俊,刘正,李波. 2009

[18]施用硫酸钾镁肥对玉米的产量效应. 武际,叶舒娅,王文军,朱宏斌. 2006

[19]玉米综合系选育研究初报. 张会南,左晓龙,童有才,龙正容. 1993

[20]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姜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