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我国生姜地方资源品质比较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该研究从各地搜集到生姜资源9份,对其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生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莱芜大姜、河南黄姜、潍坊大姜最低;安徽大别山生姜、贵州小黄姜、河南黄姜和四川生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莱芜小姜和贵州小黄姜的粗纤维含量在20%以上;云南黄姜Vc含量最高,其次是四川生姜;山东莱芜小姜、贵州小黄姜干物质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生姜资源,其次是安徽省大别山生姜、云南黄姜、四川生姜。

关键词: 生姜 地方资源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同型临保系选育新策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经一定高温处理后,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9012A系统中纯合型不育株稳定彻底,而杂合型不育株发生育性转换,并具有一定的自交结实性。利用这一特性,本研究提出了纯合两用系9012AB的同型临保系选育新策略。以9012AB中不育株为轮回亲本,临保系204TAM为供体亲本进行回交转育。F_1、BC_(1-2)均为不育株群体,从中选择与9012AB相似的不育单株经35℃光照持续处理15h后,用其中育性转换株与9012AB中不育株进行回交转育。在BC3群体中选择与9012AB同型的不育单株,经同样高温胁迫处理后,从育性转换株自交后代的可育株群体中选育出9012AB的同型临保系9012TAM。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临保系 纯合两用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对绿旱一号经济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绿旱一号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对绿旱一号进行处理,通过田间试验考察不同处理条件下水稻的经济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水稻的有效穗数、实粒数、瘪粒数、总粒数和总重与施氮量呈正相关,而结实率、千粒重与施氮量呈负相关,水稻的穗长与施氮量关系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在水稻生产上进行合理施肥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经济性状 施氮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近30年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的回顾

中国蚕业 2016

摘要:30多年来安徽省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部门相互协作,在家蚕遗传基础理论、家蚕育种技术及家蚕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利用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抗病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在家蚕春用、夏秋用品种及斑纹限性、暗化型等特色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在家蚕种茧育微粒子病防治、日眠控制及后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治等蚕种繁育技术方面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安徽省 家蚕 遗传 育种 回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替代钾肥的效果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不同供钾能力的烟-稻轮作区稻田,研究了烟杆还田对水稻产量、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替代钾肥的效果.结果表明:烟杆还田(2250 kg·hm~(-2))和施钾肥(K_2O 75kg·hm~(-2))均能增加水稻产量和地上部钾素的累积量,其中烟杆还田配施钾肥的增幅最大,低钾(土壤速效钾含量<100 mg·kg~(-1))、中钾(土壤速效钾含量100~150 mg·kg~(-1))和高钾(土壤速效钾含量>150 mg·kg~(-1))土壤的水稻分别增产13.3%、17.1%和13.5%.烟杆还田(St+NP)可以提高钾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但在水稻当前推荐施肥量(75kg·hm~(-2))条件下,烟杆还田配施钾肥(St+NPK)对钾肥(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无显著影响,说明当前推荐施钾量可能偏高.通过对烟杆还田替代钾肥的计算,发现还田烟杆可以替代10%~22%的化肥钾(K_2O),烟后晚稻在烟杆还田时钾肥施用可以减少7.2~16.5 kg·hm~(-2).因此在烟杆还田条件下,高钾田块可减少化学钾肥的施用,而中钾和低钾田块为稳定水稻产量和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则应保证目前推荐钾肥量的投入.

关键词: 烟杆还田 水稻 养分吸收 烟杆钾 替代钾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幼虫添食不同色素组合对蚕茧质量的影响

中国蚕业 2016

摘要:为了确定一种适合生产彩色茧的色素配方,利用中性红、酸性红、赤鲜红、吖啶黄、碱性嫩黄和茜素黄等色素分别配制成红色、橙色1号、橙色2号和黄色4种不同色素组合,喷洒于新鲜桑叶上;同时设置100(A组)、500头/匾(B组)2种饲养密度,从5龄第3天开始连续添食,直至上蔟。用4种不同色素组合的不同浓度溶液喷洒后的桑叶,分别于5龄第3天添食家蚕,24 h后逐日调查幼虫和丝腺的着色情况及蚕茧颜色,研究添食不同色素组合、不同饲养密度对蚕茧着色和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A组蚕茧的各项茧质成绩均高于B组,A组和B组的平均茧层率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橙色2号区(24.17%,23.96%)>黄色区(24.09%,23.79%)>红色区(23.86%,23.53%)>对照区(23.84%,23.45%)>橙色1号区(23.58%,23.21%),表明给5龄蚕添食橙色2号色素组合溶液有利于提高蚕茧质量,添食红色、黄色色素组合溶液对蚕茧质量无显著影响,添食橙色1号色素组合溶液蚕茧质量有所下降。

关键词: 家蚕 添食色素 彩色茧 饲养密度 蚕茧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番鸭细小病毒的分离和PCR检测

中国兽医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安徽省番鸭细小病毒遗传变异状况,通过番鸭胚接种分离了安徽流行株,并进行PCR检测。将扩增基因序列AH-MDPV-1和AH-MDPV-2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相似性搜索比对,结果显示,两者与番鸭细小病毒基因同源性均大于99%;与鹅细小病毒基因同源性分别介于79%~90%和78%~81%之间。进一步将AH-MDPV-1与7条参比的细小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可见番鸭细小病毒的该部分基因相对较为保守,而与鹅细小病毒基因相应区域具有明显差异,表明该基因特异性较强,可以作为番鸭细小病毒的鉴定依据。同时可判定该病毒分离株为番鸭细小病毒。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 病毒分离 PCR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用量赤泥和油菜秸秆配施对烟草镉含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烟叶Cd含量,提高烟叶品质,通过两个地点田间试验研究土壤中配施不同用量赤泥和油菜秸秆对土壤和烟草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Cd含量土壤中,7500 kg hm~(-2)赤泥粉和3000 kg hm~(-2)油菜秸秆组合配施效果最好,烟叶Cd消减率达到40%;而低Cd含量土壤中,采用赤泥粉和油菜秸秆施加量均为3000 kg hm~(-2)组合配施效果最好,烟叶Cd消减率达到21%。与对照相比,钝化剂对土壤Cd全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而烟草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赤泥和油菜秸秆复合可有效降低土壤和烟叶的Cd污染。

关键词: 北疆 施氮量 复播大豆 光合生理 产量

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稻田水和土壤样品采用丙酮提取,水稻样品用乙腈溶液浸泡提取,经玻璃层析柱净化,HPLC紫外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谷壳、糙米中氯虫苯甲酰胺添加浓度为0.005~1.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5.06%~95.83%,变异系数在2.08%~5.77%之间。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稻田水0.005mg/kg,土壤0.01mg/kg,水稻植株0.02mg/kg,谷壳0.02mg/kg,糙米0.01mg/kg。氯虫苯甲酰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3.1~5.0d、6.6~9.0d、8.0~9.9d。以33.86g/hm2和50.80g/hm2间隔14d施用氯虫苯甲酰胺2次和3次,末次施药21d后氯虫苯甲酰胺的最高残留量为:土壤0.217mg/kg,水稻植株0.879mg/kg,谷壳0.389mg/kg,糙米0.018mg/kg。氯虫苯甲酰胺在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我国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残留 水稻 稻田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砀山梨黑斑病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黑斑病是砀山梨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建立一套砀山梨黑斑病的分子检测技术对该病害的早期及时防治及口岸检验检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砀山梨黑斑病菌与其他19种不同真菌的ITS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能够从该病菌中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398 bp的条带,而其他测试真菌中不能扩增出该条带。在灵敏度检测中,该菌的基因组DNA检出限为10 pg/μL,同时在发病的砀山梨果实组织样品和接种梨黑斑病菌的梨果实组织样品中检测出梨黑斑病菌。因此,可以将该对引物用于梨黑斑病早期诊断及病菌的PCR检测,为指导果农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砀山梨黑斑病 梨黑斑病菌 ITS序列 分子检测 植物检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