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安徽省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该文通过总结分析安徽省西甜瓜产业发展概况及特点,指出了目前安徽省西甜瓜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安徽黄瓜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西甜瓜 产业现状 发展思路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储存环境对鸡蛋壳表面3种沙门氏菌存活与迁移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不同储存环境对蛋壳表面沙门氏菌存活和向蛋内迁移的影响,在鸡蛋壳表面人工接种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试验环境设定温度4、25和37℃,环境相对湿度(RH)设定为50%和90%,在不同的储存环境下,各个时间点检测蛋壳表面沙门氏菌数量与蛋内容物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结果显示,4℃环境下可显著减少蛋壳表面3种沙门氏菌的数量;50%RH、25和37℃环境下蛋壳表面3种沙门氏菌的数量均逐渐下降;90%RH、25℃环境下蛋壳表面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在个别时间点出现数量反弹,其总体数量呈现下降趋势,37℃环境下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数量快速下降,而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数量先下降后上升,并保持在接种的数量级水平。鸡蛋内容物的检测结果显示,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更易被检出,而鸡白痢沙门氏菌始终未被检出。综上所述,低温、低湿可减少蛋壳表面沙门氏菌存活,并阻止其菌体向蛋内迁移,高温、高湿环境促进蛋壳表面沙门氏菌的增殖,增加了其向蛋内迁移的几率,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在鸡蛋壳表面的存活和向蛋内迁移的侵袭力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鸡蛋 沙门氏菌 存活 迁移 鸡蛋内容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梅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介绍了青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嫁接育苗、选地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分期采收等内容,以期为青梅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梅 嫁接育苗 整形修剪 土肥水管理 花果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两个主导小麦品种在欧洲实验室的品质评价(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中国小麦在欧洲品质实验室的评价结果,探讨不同国家小麦的品质分析标准。[方法]选用中国黄淮麦区的两个主导品种(烟农19、济麦22)在比利时国家农艺研究中心品质实验室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吹泡仪、快速粘度仪等仪器进行品质分析。[结果]烟农19显示出较强的面筋质量,可以用于制作面包,也可以用于生产高质量的面筋;济麦22的品质分析结果显示不适合用于制作面包,但是可能适宜于制作面条制品。[结论]近红外仪器的蛋白质含量预测结果均高于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结果,这可能是由于欧洲的近红外模型的建立样品来自于欧洲小麦。

关键词: 小麦 品质分析 欧洲实验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NA-seq技术对不同品种猪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注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皖南花猪和大约克猪背最长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集皖南花猪和大约克猪背最长肌(各3头),测定其肉质性状指标,并提取其RNA,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进行测序,对所获序列进行GO和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测序后皖南花猪3个样本得到的总序列数分别为65 584 126,64 327 738和59 244 502,其中有效序列达到94.4%,94.3%和94.2%;大约克猪3个样本得到的总序列数分别为57 969 134,68 254 168和72 298 142,其中有效序列达到93.8%,93.7%和93.8%。测序饱和度良好,证明测序数据真实可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到34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含94个上调基因,253个下调基因。GO功能显著性富集和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与糖酵解代谢和肌肉发育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中以及与脂肪酸代谢和生长性状、胴体性状相关的信号通路上。【结论】获得了猪背最长肌组织基因表达谱,筛选出了一些与肉质性状和生长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

关键词: RNA-seq 皖南花猪 大约克猪 差异表达基因 背最长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硒栽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2016

摘要: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为富硒载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红色纳米硒对黑木耳菌丝体、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黑木耳的富硒能力。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硒浓度为10 mg·kg~(-1)~50 mg·kg~(-1)时,黑木耳子实体产量及子实体中的总硒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并于硒浓度为50 mg·kg~(-1)时子实体产量达到最大;当硒浓度高于50 mg·kg~(-1)时,子实体产量降低。黑木耳子实体中硒含量分析表明,黑木耳具有较强的富硒和耐硒能力,且子实体中硒含量与硒加入量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黑木耳 富硒栽培 产量 硒含量 红色纳米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江及环湖渍涝区灾后改种秋播荞麦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阐述了沿江及环湖渍涝区灾后改种秋播荞麦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精细整地、适期播种、土肥水管理、辅助授粉、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相似地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灾后改种 荞麦 栽培技术 沿江及环湖渍涝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东流水牛线粒体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安徽东流水牛群体的分子遗传特性,为今后开展我国地方水牛品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测序技术测定安徽东至县31头东流水牛线粒体DNA(mtDNA)D-Loop序列,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22个群体的471条中国水牛D-Loop序列进行联合分析,利用DnaSP 5.1软件统计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利用MEGA 5.10软件构建N-J系统发生树,利用Network 4.60软件构建单倍型的media-joining网络。【结果】在22个中国水牛群体中发现163个变异位点,180个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样性为0.018 23±0.002 21,单倍型多样性为0.877 40±0.013 80,其中在东流水牛D-Loop序列中发现70个变异位点,构成35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样性为0.013 31±0.002 08,单倍型多样性为0.944 00±0.023 00,群体变异性水平与中国其他水牛群体接近。N-J系统发生树和media-joining进化网络显示,中国水牛分为沼泽型和江河型,前者又分为A和B支系,B支系包括b1和b22个亚支系,东流水牛分布于A和B支系中。【结论】东流水牛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且线粒体具有2个母系来源。

关键词: 水牛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单倍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与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的抗性评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鉴定评价油菜根肿病菌致病性的分化与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的抗性,利用Williams鉴别寄主系统鉴定了分离自安徽等6个省病区的16个根肿病菌菌株的生理小种(致病型),并利用温室人工接种技术鉴定评价了12份油菜抗性材料的差异、病圃鉴定了176份油菜品种资源的抗性。结果表明,来自安徽(休宁、黟县、广德)、湖北(沙阳、当阳)、四川(广汉、眉县、邛崃)和贵州金沙的油菜根肿病菌菌株为4号小种,安徽宁国、云南楚雄、湖南桃江、辽宁沈阳和黑龙江阿城的菌株为2号小种,安徽绩溪的菌株为5号小种,湖北黄陂的菌株为7号小种。在温室人工接种条件下,12份抗性资源对2号、4号和5号小种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抗性材料CR5对来自安徽休宁、黟县、广德和四川广汉的4号小种、安徽宁国2号小种和安徽绩溪5号小种均表现出完全的免疫抗性。田间病圃鉴定结果表明种都油998和蓉油9号两个品种表现抗病(R),富油杂118等11个品种表现中抗(MR)。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根肿菌 生理小种 抗病性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茶树茶尺蠖的药剂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选择性较强的新药剂在茶园推广应用。[方法]设置8个药剂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处理,开展防治茶尺蠖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5 g/L溴氰菊酯乳油、100 g/L联苯菊酯乳油、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防治效果较好。生物农药中0.4%蛇床子素乳油的防效最好。[结论]25 g/L溴氰菊酯乳油、100 g/L联苯菊酯乳油、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茶尺蠖大发生时,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生物农药中0.4%蛇床子素乳油是防治茶尺蠖的首选药剂。

关键词: 茶树 茶尺蠖 生物农药 化学农药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