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安徽省合肥市杨树害虫与天敌结构及动态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合肥地区杨树害虫与天敌的抽样调查,共查得杨树害虫36种,分属于昆虫纲7目22科,自然天敌22种,分属于昆虫纲5目10科和蛛形纲1目6科。主要害虫类群为舟蛾科、跳甲科、网蝽科、蟋蟀科和刺蛾科,主要天敌类群为茧蜂科、草蛉科、寄蝇科、微蛛科和肖蛛科。杨树害虫和天敌的物种丰富度全年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为低-高-低-高-低的变化格局。害虫和天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年动态变趋势化基本一致,表现为春季物种多样性指数低,5月开始显著升高,害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延续至8月、天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延续至10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天敌群落对害虫群落有明显的追随联系。

关键词: 杨树 害虫 天敌 种类结构 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三黄鸡IGF-Ⅰ基因多态性与体型指标关联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PCR-RFLP技术,对105只皖南三黄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3个SNPs座位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它们对皖南三黄鸡体型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HinfⅠ、PstⅠ和TaqⅠ识别座位分别发生A→C、C→T和T→C突变,每个SNPs座位各出现了3种基因型,其中PstⅠ酶切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其他2个酶切位点则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5)。分析PstⅠ酶切位点出现的基因型与300日龄体型指标时,发现基因型对胸深有显著影响(P<0.05),EF基因型显著高于EE基因型(P<0.05),极显著高于FF基因型(P<0.01)。

关键词: I:GF-Ⅰ基因 PCR-RFLP 体型 皖南三黄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膜控释尿素用量试验对花生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2008年,在安徽肥东花生原种场砂泥田,用810-3花生品种,进行包膜控释尿素用量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包膜控释尿素不同用量对花生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氮用量条件下,与普通尿素相比,SPCU100%和PCU100%分别增产15.6%和13.00%,产量差异显著;70%氮素用量条件下,与普通尿素相比,SPCU70%和PCU70%分别增产9.66%和23.12%,树脂包膜尿素产量差异极显著;与100%普通尿素用量相比,SPCU70%和PCU70%分别增产7.45%和20.64%,树脂包膜尿素产量达极显著差异。即表明,金正大包膜控释尿素增产效果显著;施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减少氮素用量30%,增产效果显著。全氮用量条件下,SPCU100%和PCU100%氮素利用率分别为51.14%和54.92%,显著高于普通尿素;70%氮素用量条件下,SPCU70%和PCU70%氮素利用率分别为48.36%和60.87%,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即表明,金正大包膜控释尿素显著提高尿素氮素利用率。金正大包膜控释尿素一次性在花生上基施具有增效、节肥、省工的特点。此外,还可改善花生农艺性状。

关键词: 包膜控释尿素 花生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圣稻13和圣稻14的条纹叶枯病抗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圣稻13、圣稻14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粳稻新品种及新种质。【方法】以感病品种圣稻13、圣稻14为受体,以抗病品种镇稻88及高代抗病品系圣稻519为抗条纹叶枯病基因供体,采用自交改良和回交改良2种方法,利用与Stv-bi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H11-8、H11-12和H21进行辅助选择,结合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分析,将Stv-bi(或其等位基因)转移到圣稻13、圣稻14品种中,培育抗条纹叶枯病品种。【结果】通过2个自交混选群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多份稳定抗条纹叶枯病材料;通过回交改良,获得携带Stv-bi的圣稻13回交稳定品系E01、E13、R107等6个。【结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显著提高选择效率和准确性,建立了抗条纹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为今后开展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配施沼气肥对早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气肥对土壤供氮能力以及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性状、稻田主要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沼气肥可显著提高早稻的有效穗数和实粒数,显著提高产量。在等量氮磷钾下,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17.81%。等量沼气肥下,沼气肥与常规施肥中减少20%氮和33%钾用量西施处理比与常规施肥配施处理略有减产,仅增产4.24%,但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3.03%。施用沼气肥对早稻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影响不明显,但稻米的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明显改善。施用沼气肥还可以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关键词: 早稻 氮磷钾配施沼气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田害虫调查及蚜虫防治药剂筛选

昆虫知识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调查试验表明,合肥市油菜田害虫的发生种类有15种,主要害虫为蚜虫类、油菜潜叶蝇Phytomyza horticola、小菜蛾Plutella maculipennis和菜青虫Pieris rapae。其中,以蚜虫类危害最重,全生育期在冬、春季各有一个峰值。油菜苗期以萝卜蚜、小菜蛾危害较重,后期以桃蚜Myzus persicae、油菜潜叶蝇危害较重。蚜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表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蚜虫药效高,持效期长,且对油菜安全,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效也较好,可作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轮换药剂。

关键词: 油菜害虫 生育期 蚜虫 防治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2-DE结合质谱研究围产期奶牛血浆蛋白表达的变化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揭示奶牛围产期免疫功能下降的机理。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方法建立了分娩前第21天、分娩后第1和21天血浆蛋白表达图谱,SYPRO ruby染色后,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匹配检测差异表达蛋白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与分娩前第21天和分娩后第21天相比,分娩后第1天血浆中转甲状腺素蛋白表达量下调、而结合珠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表达量上调;与分娩前第21天和分娩后第1天相比,分娩后第21天载脂蛋白A1表达量增加,这些表达变化的蛋白涉及急性期应答反应及运输和代谢等生物学功能。结果提示奶牛分娩后急性期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相关。

关键词: 围产期 血浆 二维凝胶电泳 质谱

不同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江淮稻田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形成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探明江淮地区稻-油两熟制度下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核油56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比较3种施氮水平(Tn)和4种播种密度(Tm)对江淮稻田免耕机开沟直播栽培油菜的产量构成、农艺形状以及生物学产量、秸秆系数等的影响。[结果]在较低密度和中等密度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利于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提高。[结论]江淮稻田油菜直播适宜的施氮量为180kg/hm2,适宜的播种密度为3.0kg/hm2;免耕直播油菜的秸秆系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平均在0.76~0.78。

关键词: 免耕直播 氮肥施用量 播种密度 产量 秸秆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水稻常用及备用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找到抗细菌性条斑病的抗病品种。[方法]用安徽省巢湖市中悍镇样本上分离的细菌性条斑病菌株,对安徽省常用和备用水稻品种150份进行了鉴定。[结果]病斑长度≤1 cm的抗病品种有8份,它们是中优1259、天优2168、Ⅱ优768、凤糯625、两优8007、Y两优888、两优668、协优033。其余为感病品种。[结论]绝大多数水稻品种不抗条斑病。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细菌性条斑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煤塌陷区生态重建绿地景观设计应用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煤炭塌陷区生态治理、修复和重建,以淮南后湖生态园为例,详细地介绍了采煤塌陷区修复型农业生态园的绿地景观规划及设计。后湖生态园前期规划面积为100 hm2,分为道路、休闲绿地和苗圃3个功能区,通过彩叶、芳香植物的合理配置,营造特色植物景观,利用林业复垦的方式达到实现塌陷区生态重建的目的。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塌陷区形成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层次多样的生态体系,有利于促进塌陷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为生态农业的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景观设计 生态重建 彩叶植物 芳香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