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安徽省某养殖场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出6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5株为爱德华氏菌,分别为AHIE01、AHIE02、AHIE03、AHIE04和AHIE05;1株为志贺氏菌,为AHIE06。经胸腔人工注射感染试验,证明所有分离菌株均具较强的致病性,可使斑点叉尾鮰100%发病;经再次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可从发病鮰鱼体内重新分离到生理生化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的细菌。用20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存在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5~2008年引文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依据中国引文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对《安徽农业科学》2005~2008年引文中的中文期刊部分进行统计,并根据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附表——专业期刊一览表,对这些中文期刊进行专业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 γ射线辐照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树脂
《核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引发淀粉接枝丙烯酸合成高吸水树脂,探讨糊化温度、丙烯酸中和度、辐照剂量、丙烯酸用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备树脂较好的工艺条件为:淀粉3g,初始加入蒸馏水21ml,90℃下糊化15min,丙烯酸中和度80%,丙烯酸与淀粉的比例(V/W)为3:1,0.9%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5ml,辐照处理3kGy,真空干燥温度60℃。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可吸蒸馏水766ml/g,吸自来水278ml/g,吸0.9%NaCl水溶液64ml/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藏猪繁殖性状多基因效应分析
《遗传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藏猪是我国特有的高原型地方猪种,具有适应高海拔恶劣气候环境、抗病、耐粗、肉质鲜美等特点,但繁殖力低。文章以促卵泡素β亚基(FSHβ)、雌激素受体(ESR)、促乳素受体(PRLR)和视黄醛结合蛋白4(RBP4)等基因作为繁殖性状主要候选基因,测定76头藏猪的基因型,分析单基因和多基因合并对繁殖性状的影响效应。结果说明,在藏猪群体中,FSHβ、ESR和PRLR基因不同基因型繁殖性状差异显著,优良基因型分别为BB、BB和AA。藏猪RBP4基因只有2种基因型,对繁殖性状影响不显著。FSHβ-ESR-PRLR基因的合并优良基因型为BB-BB-AA,多基因聚合效应高于单基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锌组合对小麦磷锌含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钵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磷锌组合对小麦磷锌含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提高了小麦根系和分蘖期、成熟期茎杆磷积累量,降低了成熟期籽粒磷累积量。低磷水平下,施锌促进了小麦对磷的吸收累积,高磷水平下施锌效应则相反。施磷减少了小麦锌的累积量。低磷水平下,适量施锌能够提高小麦的锌积累量,高锌则降低了籽粒锌积累量。高磷水平下,施锌提高了分蘖期和抽穗期的小麦根部和分蘖期小麦茎杆锌积累量,高锌肥用量降低了成熟期小麦根部锌积累量。磷锌协同作用多发生在小麦生育前期,而磷锌拮抗作用主要发生在小麦成熟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