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tobacco(模糊匹配)
159条记录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烤烟上部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摘要: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是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攀枝花烟区烤烟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分析各处理间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中等种植密度处理(行株距1.20 m×0.55 m)烟叶产值和均价与高密度处理(行株距1.20 m×0.50 m)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行株距1.20 m×0.60 m);中等种植密度、中等施氮量处理产值最高(94 939.5元/hm2),并且均价(30.4元/kg)和产量(3 126.0 kg/hm2)较高,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较为适宜,上等烟比例达到71.4%;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产值和均价的影响大于施氮量。中等偏高种植密度条件下,上部烟叶质量较高,种植密度对上部叶感官质量的影响大于施氮量。综合烟叶产量、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中等种植密度、中等施氮量(行株距1.20 m×0.55 m、施氮量105 kg/hm2)是攀枝花烟区产出适产优质上部叶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密度 施氮量 上部烟叶 产量 品质 攀枝花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石灰与钾肥配施对皖南烟区烟株钾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土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皖南烟区长期施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对烟草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提升钾肥利用率与烟叶钾含量,设置生石灰不同用量(0(Ca0)、20(Ca1)、60(Ca2)g/株)和钾肥不同用量(0(K0)、15(K1)、25(K2)g/株)的双因素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用量生石灰和钾肥配施对烟草生长、钾素积累分配、钾肥利用率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石灰施用显著降低了烟草叶片钾肥利用率,从Ca0的12.40%~13.64%下降到Ca2的7.05%~8.31%,烟株整体钾肥利用率则从Ca0的20.41%~23.59%下降到Ca2的15.87%~18.31%;(2)Ca0和Ca1下,增施钾肥处理(K2)可提升烟草各部位生物量、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等农艺性状,同时提高烟草产量、产值和烟叶钾含量;但Ca2处理下,K2的增产、增效作用不明显。总体而言,皖南烟区过量施用生石灰会抑制烟株吸钾,导致钾肥利用率和烟叶钾含量降低。改良烟田土壤酸性推荐年施用生石灰330kg/hm2,或隔年施用生石灰660kg/hm2,同时配施钾肥(K2O)412 kg/hm2,实现土壤改性与烟叶提钾增质双赢。

关键词: 钾肥 生石灰 配施 钾肥利用率 烤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揭膜方式对植烟土壤养分分布规律和烟叶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目的]为优质烟生产的合理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各处理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分析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研究农艺措施对不同土层养分的影响。[结果]烟株生育过程中,烟株主要根区0~30 cm土层不同处理速效氮、0~20 cm土层速效磷在烟株生育期内总体呈先升后降的“凸”型变化;0~10 cm土层氮素峰值出现在移栽后30 d,磷素峰值出现在移栽后60 d; 10~30 cm土层氮素峰值出现在移栽时,采烤结束时,常规揭膜培土处理0~10 cm土层速效氮低于本底值,其余处理0~10 cm土层速效氮高于本底值,10~20 cm土层速效磷峰值出现在移栽后30 d, 20~30 cm土层速效磷呈非线性增加的“S”型变化。除对照处理外,其余处理0~10 cm速效钾呈“S”型非线性增加趋势,10~2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均呈“凸”型变化,峰值出现在移栽时,除C处理外,其余处理20~30 cm速效钾呈“S”型非线性增加趋势,E处理积累钾素最多。[结论]烟株周围破膜(直径20 cm)正常培土处理0~30 cm土层养分移动与烟株生长需肥规律吻合,有利于平衡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烤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烤烟 养分分布 揭膜方式 烟叶质量 泸州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PAD值的不同海拔烤烟采收成熟度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探索不同海拔下烟叶成熟度采收标准及采收时间,以张家界市主栽品种K326为研究对象,使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了400和600 m海拔区域下上、中、下各部位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的SPAD值,分析不同成熟度下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找出不同海拔下各部位烟叶适宜采收的SPAD值。结果表明:400 m海拔下部烟叶适宜采收的SPAD值为26.57~29.99,中部鲜烟叶SPAD值为15.48~23.08,上部鲜烟叶SPAD值为17.19~20.81;600 m海拔下部烟叶适宜采收的SPAD值为21.60~24.06,中部鲜烟叶SPAD值为19.82~24.40,上部鲜烟叶SPAD值为13.49~16.65,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表现较优,感官质量属于较高档次。

关键词: 烟草 海拔 SPAD值 成熟度 烟叶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适用烟叶去除方式对烟叶光合速率及产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探讨适宜皖南烤烟适宜的去叶方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根据不适用烟叶去除时间和数量设置4个处理:B1处理(打顶前10 d摘除3片脚叶、打顶时摘除1片顶叶),B2处理(打顶前5 d摘除3片脚叶、打顶时摘除1片顶叶),B3处理(打顶后5 d摘除4片脚叶),B4处理(打顶后10 d摘除4片脚叶),从烟叶光合特性、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和感官质量等全面评价优烟叶优化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摘除不适用烟叶显著影响烟株剩余烟叶的净光合速率,B3处理较B1处理中部叶和上部叶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明显降低46%和38%。B3处理烟叶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均较高,分别较B1处理提高4.7和1.5百分点。B3处理可提高烟叶感官质量,可能是该去叶方式能够合理调控烤烟的光合作用和代谢强度,促进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B3处理能够保障种烟效益、提高烟叶等级结构、提升烟叶感官质量。综合可见,打顶后5 d摘除4片脚叶是皖南烟区适宜的优化烟叶结构措施。

关键词: 烤烟 不适用烟叶 去叶方式 光合速率 感官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房内不同位置温湿度差异对烟叶干燥进程及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了研究密集烤房内不同位置对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变化的影响,以K326为试验材料,对烘烤过程中的温湿度及叶片水分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对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中,底层近加热室2m位置烟叶烘烤过程失水最快,顶层近大门2m位置烟叶烘烤过程失水最慢.对于中部叶,失水干燥慢的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嗅香明显、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好,特征风格突出,工业可用性显著增强.

关键词: 烟草 烘烤位置 温湿度 失水速率 烘烤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用量对烟叶根系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烟叶根系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以云烟87为材料,检测了盆栽烤烟根系发育、农艺性状、化学成分、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施氮量105 kg/hm2处理烟叶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尖数最大,根系平均直径较小.随着施氮量增加,产量和产值增加;施氮量105 kg/hm2中上等烟比例较高、均价较高.施氮量增加,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增加;施氮量105 kg/hm2处理烟叶的刺激性较小,烟气较为柔和,可用性较好.[结论]施氮量105 kg/hm2能够提升烟叶烟碱含量,有效提高烟叶产质量和品质,是皖南烟区云烟87较优的施氮量.

关键词: 烤烟 施氮量 产质量 烟碱含量 感官质量 根冠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去叶方式对皖南烟区烟叶等级结构和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3

摘要:为了明确去叶数量和去叶时间对烤烟等级结构、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去叶数量和去叶时间2个因素,对烤后烟叶的正/副组烟叶重量比、等级结构、化学指标及感官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打顶前7 d去除3~4片下部叶,其副组烟比例比打顶当天、打顶后7 d处理的显著降低,且烟叶产量、产值显著增加,同时烟叶感官质量也得到提升.打顶当天去除4片下部叶处理,中部叶覆盖的叶位范围最广(第6~17叶位),烤后烟中部叶比例最高(44.05%),等级结构最合理.打顶后7 d去除4片下部叶处理的上部叶比例最高(38.94%),中部叶比例最低(28.70%),等级结构最差.综合分析,打顶前7 d去除3片下部叶处理的中部叶比例高(40.02%),副组烟比例低(20.45%),各部位烟叶感官品质较好,产量、产值最高,是最合理的去叶方式.

关键词: 烤烟 皖南烟区 去叶方式 正/副组烟叶比例 等级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起垄高度和移栽期对丽江中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提升丽江烟叶成熟度与品质,开展不同起垄高度和移栽时间双因素试验,分析烟株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碳氮转化过程,揭示起垄高度与移栽时间对丽江烟烤烟大田生长、烟叶成熟进程及烟叶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丽江烟区气候环境下,垄高35 cm处理烟株碳氮转化时间早于垄高25 cm处理,有利于烟叶生长、成熟.5 月10 日移栽田间长势、干物质积累量、产量高于 4 月 30 日移栽.垄高35 cm、5月10日移栽组合(T4处理)均价和产值最高,中、上部烟叶成熟度提升,烟叶外观品质最好.

关键词: 起垄高度 移栽期 烤烟 成熟度 烟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泸州烟区烤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动态变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提高泸州烟区施肥方式与烟株对营养元素吸收量相匹配,满足烟株生长需求.[方法]在泸州烟区烤烟生产过程中,间隔一定时间采集田间烟株不同器官样品,测定养分含量及干物质积累变化,根据养分积累规律,提出相应施肥措施.[结果]泸州烟区的烤烟根、茎、叶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规律变化;根、茎、叶分别从移栽后41、31和21 d至移栽后70 d干重迅速增加,分布达到相应器官总干重的71.45%、73.69%和81.97%.根、茎干物质积累强度最大时期为打顶后10 d内,分别为35.06和45.27 kg/(hm2·d),叶干物质积累强度最大时期为移栽后41~50 d,达54.92 kg/(hm2·d).烟株氮、磷、钾积累量均呈"S"型规律变化,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从移栽后10~50、10~70、10~50 d迅速增加,栽后50 d时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为总含量的77.17%、51.13%和84.64%;氮、钾吸收高峰均出现在移栽后31~40 d,分别达2.61和3.96 kg/(hm2·d),磷吸收高峰出现在移栽后51~60 d;施用不同肥料的偏生产力明显不同,表现为氮肥偏生产力>磷肥偏生产力>钾肥偏生产力.[结论]在泸州烤烟生产施肥过程中,含氮、钾肥料必须早施,结合磷肥特性,泸州烟区烤烟生产施肥方式采用起垄时一次性施肥方法,更有利于烟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平衡烤烟化学成分,保障烟叶质量.

关键词: 烤烟 养分 干物质 积累 泸州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