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厄尔尼诺事件对安徽省烤烟生产的影响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摘要: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厄尔尼诺(ENSO) 事件对安徽省气候及烤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50 年以来共发生了14 次ENSO 事件,我省均出现了明显的气象灾害。在ENSO 发生当年我省降水减少,次年降水增加的可能性较大;当年我省气温明显偏低,尤其是夏季,次年冬春季则明显偏高,容易出现“凉夏暖冬”。在ENSO 发生当年我省烤烟生产大多减产甚至歉收,次年增产的可能性较大;上中等烟比重在ENSO 发生当年提高的可能性较大,次年降低的可能性较大。在1950~1993 年11 次NESO 发生当年我省烤烟生产有9 年减产,其中6 年歉收,减产年景的气候减产量共计65018 .0 吨,价值9118 .61 万元,平均减产7224 .2 吨,价值1013 .18 万元,减产率平均22 .41 % ;其中歉收年景灾损量共计59441 .0 吨,价值8622 .36 万元,灾损量平均9906 .8 吨,价值1437 .06 万元,灾损率平均30 .82 % 。


用模糊数学的聚类方法划分安徽省烤烟的适宜气候区域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1998
摘要:本文用动态聚类方法对我省各烟区气候进行了划分,取入水平为0.8426,将全省分为两个主区:Ⅰ.皖南最适宜区;Ⅱ.江淮适宜区;再将主区Ⅱ分为三个亚区;Ⅱ_1.亳宿适宜区;Ⅱ_2.定、凤、嘉、蚌适宜区;Ⅲ_3.皖西适宜区。


皖北烟区烤烟施肥技术改进研究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1998
摘要:研究表明,在皖北地区,采用一次性单行条施全部氮肥易导致在旺长前地上部分生长过旺、下部叶前后半片厚度差异明显,肥料淋溶损失大、肥效降低,烟田明显无后劲。同时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移栽根系受肥料灼伤的风险。采用单株定量侧穴施肥、基施和追施相结合,因肥料局部集中且烤烟生长前期降水不足导致烟株早期生长缓慢,肥效明显向延迟。采用基施(NH4-N)和追施(NO_3-N)相结合基肥为单株定量环穴施肥,与剪叶育苗技术、“旱地培土”技术相配套,则很好地克服了前两者的缺点,且提高了烟叶品质和肥料的利用率。因而是皖北烟区目前最适宜的施肥方法。


安徽省烤烟地方品种的初步鉴定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1997
摘要:对安徽省47个烤烟地方品种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抗黑胫病性能及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筛选出大平板、歪把子、烟变子、娥眉俏和小尖稍等几个高抗黑胫病的地方品种。


安徽固镇县烤烟缺钾原因的调查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1997
摘要:土壤中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施肥的氮磷钾比例不协调、种烟的不同茬口土壤的速效氮量不同及旺长期烟株生长迅速是造成捆株缺钾的原因。今后烤烟生产应增施钾肥、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


凤阳县烤烟亩产变化特征
《安徽农师院学报 》 1993
摘要:本文研究了凤阳县烤烟(Nicotiana tabacumL)亩产变化的特征即韵律特征、波动特征、丰歉特征和增减产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