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tobacco(模糊匹配)
159条记录
烤烟新品种安烟3号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中国烟草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安烟3号是以9504、中烟98和云烟85为亲本进行三交[(9504×中烟98)×云烟85)],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烤烟新品种,于2016年4月通过了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整齐一致,生长势强,中抗黑胫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气候性斑点病轻于对照品种K326;主要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优于K326,化学成分及原烟感官质量与K326相当,是一个较能兼顾产量、质量和抗病性的优良烤烟新品种,适于安徽、江西、湖南和广东省烟区种植。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安烟3号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海拔烟区二次去叶对烤烟结构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四川盐源高海拔(2 000~2 400 m)烟区二次去叶对烤烟等级结构、部位结构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在打顶时单株常规留叶20片的基础上,再次去除1~3片下脚叶和1~4片顶部叶,进行小区试验,考察烤后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部位构成、主要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二次去叶,会导致产量、产值下降,但可提高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部叶比例;去除3片上部叶,有利于提高均价、中部叶比例和上部叶感官品质;延迟二次去叶,中部叶比例更高,弃采则上等烟比例更高。盐源高海拔烟区单株采取打顶时去除1片脚叶,15 d后去除或弃采3片顶叶的措施,优化烤烟结构效果较好。

关键词: 烤烟 高海拔烟区 二次去叶 烤烟结构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酸碱度及施硫量对烤烟全硫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酸碱度及施硫量对烤烟全硫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探讨安徽烟区不同pH水稻土和施硫量间的相互效应,摸清不同pH及施硫量对烤烟烟叶含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施用白云石粉对皖南植烟土壤起到明显降酸作用;在烤烟大田生长期间,冬耕时施入土壤的白云石粉的调酸作用逐渐减弱。在皖南烟区,pH降低有利于烤烟对硫的吸收;随着施硫量的增加,烤烟的上、中、下部烤烟的全硫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烟叶硫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上部叶硫含量、中部叶硫含量、下部叶硫含量。过量施硫对烤烟的经济性状会产生不利影响。[结论]安徽省烟区在植烟时调节土壤pH和合理施硫是控制烤烟硫含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土壤 烟叶 硫含量 土壤酸碱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烟草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农业灾害研究 2016

摘要:介绍了安徽省烟草种植区发生较重的烟草黑胫病、烟草青枯病、烟草赤星病、烟草病毒病、烟草白粉病等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几种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烟草 病害 危害症状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TaVIP1家族基因克隆、分子特性及功能分析

作物学报 2016 CSCD

摘要:植物VIP1蛋白(Vir E2 interacting protein 1)与农杆菌侵染植物后T-DNA在细胞内的转运有关,影响植物转化效率,但还未见有关小麦中VIP1基因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利用in silico技术从普通小麦中克隆了TaVIP1家族基因,该家族基因全部由4个外显子构成,编码产物相似性高,与拟南芥AtVIP1蛋白质序列相似性仅为50.7%~51.4%。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TaVIP1基因在小麦基因组中存在3个拷贝。根据小麦3个TaVIP1基因的差异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四倍体小麦Langdon与中国春D组染色体代换系为材料进行PCR检测,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小麦3个TaVIP1基因分别定位在4AL、4BS和4DS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TaVIP1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农杆菌转化烟草,过表达TaVIP1基因降低了烟草转化效率。小麦TaVIP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VIP1基因及烟草NtVIP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低,这可能是小麦农杆菌转化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小麦 TaVIP1 烟草 农杆菌转化

亳州烟区烤烟不同品种和产区间烟叶钾氯含量的差异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亳州烟区烟叶钾氯含量的特征情况,以2013-2014年在安徽省亳州市4个烤烟主要种植区采集的土壤和烟叶为材料,对不同主栽品种烟叶钾氯含量和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亳州烟区烟叶钾含量为6.2~21.9 g/kg,下部、中部和上部分别为13.9 g/kg、13.7 g/kg和11.7 g/kg。其中,70%以上的烟叶样品钾含量低于15 g/kg,只有50%的样品钾含量达到10 g/kg以上,少数样品烟叶钾含量能够达到20 g/kg。各产区间同一部位烟叶钾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烟叶钾含量表现为:中烟100>龙江911>NC89。烟叶氯含量为4.3~20.1 g/kg,下部、中部和上部分别为10.3 g/kg、10.2 g/kg和9.0 g/kg。其中,北部的芦庙和西南的双沟烟叶氯含量相对较低,而北部的张集较高;不同品种同一部位烟叶氯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亳州烟区烟叶钾含量偏低,氯含量偏高,钾氯比偏低。因此,提钾降氯将是亳州生产优质烟叶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提高烟叶钾含量,应改进施肥方式如采用根区施肥等以提高根区土壤钾素供应,并注重旱期烟田灌溉。为降低烟叶氯含量,烟地应选择氯含量低的土壤,严禁使用含氯肥料,并杜绝大水漫灌。

关键词: 烤烟 钾含量 氯含量 提钾降氯 亳州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冬种绿肥对皖南烟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提升皖南烟区烤烟产质量的冬种绿肥品种,设置植烟土壤原位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黄花苜蓿和冬牧70,测定绿肥掩青前生物学性状及元素成分,探讨各绿肥处理烤烟烟叶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第3年绿肥干物质量以冬牧70最高为1.97 t/hm~2,分别是紫云英和黄花苜蓿的2.46倍和7.30倍。紫云英和冬牧70处理的烤烟最大腰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和黄花苜蓿。冬牧70和紫云英处理的烤烟产量分别提高了9.67%和3.53%,产值分别提高17.59%和10.75%。冬牧70处理的上部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价均优于黄花苜蓿和紫云英处理。综合评价认为,绿肥冬牧70可以作为皖南烟区优质冬种绿肥品种。

关键词: 烤烟 绿肥 农艺性状 化学成分 产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典型环境对烤烟香型风格及致香物质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2016 CSCD

摘要: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UV-B辐射强度、气温及昼夜温差,模拟我国中部低海拔烟区和西南高海拔烟区的生态因素,研究环境对烤烟香型风格及香气前体物、致香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高温和适度缺水能促进叶片内含物的分解,类胡萝卜素的田间降解更加彻底,烤后烟叶中苯丙氨酸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较高,浓香型风格更加显著。当环境中UV-B辐射较强、成熟期昼夜温差较大时,烟叶内含物积累较丰富,成熟后香气前体物含量增加,烤后烟叶中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和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较低,烟叶香型风格表现为中间香。

关键词: 环境 烤烟 香型风格 致香成分 香气前体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理化性质与烤烟巨豆三烯酮含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对烟叶中巨豆三烯酮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植烟土壤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烟叶中巨豆三烯酮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砂粒含量和p H对巨豆三烯酮含量影响最大,其中砂粒含量与巨豆三烯酮符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其次是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与巨豆三烯酮关联度较小。

关键词: 烤烟 巨豆三烯酮 土壤 理化性质 灰色关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生烟叶片与烟花的原生质体制备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探讨三生烟叶片及烟花的高质量原生质体制备方法。[方法]通过优化纤维素酶和离析酶浓度配比、酶解时间、渗透调节剂甘露醇浓度等参数,研究三生烟叶片与烟花原生质体的最优制备方法。[结果]三生烟烟叶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1%纤维素酶和0.5%离析酶、甘露醇浓度0.6 mol/L、酶解时间4 h,完整率达88.22%。烟花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0.8%纤维素酶和0.4%离析酶、甘露醇浓度0.7 mol/L、酶解时间2 h,完整率达83.59%。[结论]三生烟叶片与烟花原生质体由于材料来源不同,酶解条件存在差异,制备时需要针对不同组织材料予以优化。

关键词: 烟叶 烟花 原生质体 分离纯化 完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