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Diversity(模糊匹配)
105条记录
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国蚕业 2023

摘要:蚕桑产业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为高效推动安徽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发展规模、科技创新、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企业壮大等角度出发,全面总结了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区域布局、加快科技创新、强化资源利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服务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安徽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蚕桑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发展现状 主要问题 发展对策 规模化 多元化 融合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翘嘴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生物学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安徽省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利用10对微卫星标记分析4个翘嘴鲌采样群体(巢湖、武昌湖、新安江和淮河干流)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结果显示:4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预期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10.4~12.2、5.9~6.9、0.654~0.800、0.739~0.778和0.689~0.738,均显示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AMOVA)群体内遗传变异占比95.71%,远高于群体间的4.29%;总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仅为0.043,成对群体间Fst为0.025~0.056,表现为低度分化;群体间基因流值(Nm)为4.21~9.75,表明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新安江群体与巢湖群体亲缘关系最近,与淮河群体最远.使用软件Structure 2.3.4遗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聚类分组为4,但与各采样群体不相对应,群体间遗传相似个体交叉较多.研究表明:翘嘴鲌4个采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遗传分化不显著,群体间可能存在种质混杂.

关键词: 翘嘴鲌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安徽 种质混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生活污水贝类净化区细菌群落结构解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目的]研究农村生活污水贝类净化区的细菌群落结构.[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贝类处理单元水体及贝类样品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贝类样品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均显著高于处理单元水体.4组样品中均有大量序列不能被归入已知的属,在门的分类水平上,优势菌门是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在属水平上,优势细菌属主要为Cyanobium_PCC_6307、hgc I_clade.菌群分析发现贝类处理单元水体可能处于富营养化进程中.水质检测分析发现贝类通过滤食作用对氨氮、总磷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9.75%、37.21%、59.52%.[结论]该研究为贝类净水技术提供基础数据,对贝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系统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淡水贝类 净化区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细菌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绒螯蟹4个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中华绒螯蟹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可为中华绒螯蟹的遗传改良及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采用微卫星标记对偶数年江苏、安徽4个主要养殖群体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10个微卫星位点在4个群体中均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9.810~11.660、预期杂合度(He)为0.904~0.918、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74~0.891.综合遗传多样性大小为无为群体>张家港群体>高淳群体>宜兴群体;成对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小(<0.3)、遗传分化指数(<0.05)均较低,分子变异分析中高达99.58%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结构分析显示,所有个体可分为4个遗传组,但每个养殖群体中均包含4个遗传组.群体系统进化树显示,高淳和张家港群体最先聚类为一支,互为姊妹群,然后依次与无为群体、宜兴群体聚类.中华绒螯蟹4个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群体间可能存在种质混杂.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养殖群体 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龟鳖废水处理系统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动态变化

淡水渔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废水处理系统的菌群结构,提高水质净化效率,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龟鳖废水处理系统的细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对细菌群落和废水水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单元中的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上,各处理单元的主要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属水平上,主要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未分类的微杆菌科(unclassified-f-Microbacteriaceae)。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细菌群落变化受水质环境因子的影响明显,其中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与总氮(TN)、氨氮(NH~+_4-N)呈正相关,与化学需氧量(COD)呈负相关,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与TN、NH~+_4-N、COD均呈正相关,Limnohabitan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丰度排名靠前的菌属与TN、NH~+_4-N、COD均呈负相关。

关键词: 龟鳖废水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防治对皖南烟区蜘蛛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化学防治对皖南烟区烟叶上蜘蛛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21年4月至7月采用目测法和拍打振落法对未进行化学防治田(抑芽剂)和化学防治田(抑芽剂和化学农药)烟叶上的蜘蛛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鉴定未化学防治田蜘蛛(12科40种943头)和化学防治田蜘蛛(11科32种693头)的数量为1 636头,分属于13科44种。蜘蛛的卵囊附着在烟叶的叶尖和叶缘,6月下旬达到峰值。烟田蜘蛛群落的时间动态和多样性指数变化说明,未化学防治田和化学防治田蜘蛛的个体数量均在5月中旬达到最大,但丰富度呈现一定的波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6月底到7月初达到最大,但优势集中性指数在这期间最小。两种类型的烟田中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和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均为优势种。通过对两烟田蜘蛛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结果表明,未化学防治田比化学防治田的蜘蛛群落更具有稳定性,且化学防治对烟田蜘蛛的个体数量影响显著。本文对了解烟田蜘蛛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烟田的绿色防控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化学防治 蜘蛛群落组成 时间动态 多样性 皖南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鳖投放密度对稻鳖共生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稻鳖共生模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结构组成的变化特征,为推广稻鳖共生模式及开展稻田土壤微生物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水稻移栽25 d后投放中华鳖,于8月10日、9月19日和10月10日采用五点法分别在水稻根部周围和鳖池水底采集0~5 cm表层土,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稻田表层土壤和鳖池底泥的菌群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并以冗余分析(RDA)识别稻鳖共生田土壤菌群结构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放养中华鳖后稻鳖共生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均发生明显变化。从24份样品中测序获得145239个OTUs,涵盖的菌群涉及到74门184纲294目301科373属。各样品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和多样性,Chao1指数范围为7817.78~17453.39,Shannon指数范围为8.64~11.29,且中华鳖投放密度低的稻鳖共生田土壤菌群多样性相对较高。在稻田表层土壤和鳖池底泥菌群结构中,相对丰度大于1.00%的门共有10个,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厚壁菌门(Firmicutes)、Ignavibacteriae、螺旋体门(Spirocha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以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达28.96%~64.76%;丰度大于1.00%的属有16个,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属包括fAnaerolineaceae、地杆菌属(Geobacter)、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fAcidobacteriaceae[Subgroup1]、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Sideroxydans、cSBR2076、fNitrosomonadaceae、cBacteroidetesvadinHA17和fFW13。RDA分析结果表明,与稻鳖共生田土壤菌群结构分布极显著(P<0.01)相关的环境因子有pH、总氮(TN)含量和有机质(OM)含量,其中pH对稻鳖共生田土壤菌群结构分布影响最大。【结论】稻鳖共生模式能促进稻田土壤中氮、磷、钾的累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且中华鳖投放密度低的稻田土壤菌群多样性相对较高。pH、TN含量和OM含量对稻鳖共生田土壤菌群结构的变化产生极显著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中华鳖投放密度的确定除了要结合水稻和中华鳖的生产性能外,还应考虑稻鳖共生模式中饲料化肥的环境释放特点、营养物质循环特征及微生物结构组成等。

关键词: 稻鳖共生 稻田土壤 群落结构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中下游小麦田杂草发生组成及群落特征

植物保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我国长江流域冬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采用倒置"W"方法取样对江苏、安徽和湖北省945个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冬小麦田共发现杂草93种(变种),隶属于28科72属,其中禾本科杂草最多,有15种;其次是菊科杂草有12种;蓼科杂草9种;十字花科7种;豆科和车前科各6种;石竹科5种。其中优势杂草有猪殃殃、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菵草、野老鹳草、牛繁缕6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17种,常见杂草有12种,一般杂草有58种。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辛普森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孝感、阜阳、襄阳和宿州地区小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宣城地区多样性最低。Sorensen’s相似度指数聚类结果发现,江苏北部地区麦区杂草组成与安徽北部相似。各地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差异与气候条件、种植模式及除草剂应用等有关。

关键词: 小麦 杂草群落 优势度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藕面积对藕鳖共生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了确定藕鳖种养模式中莲藕的最适种植面积,采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开展4种莲藕种植面积百分比(A型-10%、B型-30%、C型-50%和D型-70%)藕鳖种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型藻类48属75种,平均密度和频度分别为151442个/和69.89%;以绿藻(小球藻、栅藻等)为绝对优势种类,绿藻种类平均数极明显高于A型、B型(>LSR0.01),明显高于D型(>LSR0.05);C型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均最高,平均值分别为2.188、0.949和0.841.因此,种植50%莲藕的C型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复杂程度高,生物多样性高,水体更稳定.

关键词: 中华鳖 莲藕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藕鳖共作对水环境和藕鳖生长性能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研究藕鳖共作对藕田水环境以及鳖、藕生长性能的影响,2019年6—10月定期监测鳖单作、藕鳖共作和藕单作池塘的水体理化指标、浮游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相对于鳖单作,藕鳖共作能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3种模式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浮游动物优势种群均归属于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鳖单作和藕单作水体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以绿藻和蓝藻为主,藕鳖共作模式优势种群归属于绿藻、硅藻、蓝藻和裸藻门。相较于鳖单作,藕鳖共作模式中,中华鳖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增加23.29%和1.59%,饲料转化率降低17.92%;相对于藕单作,藕鳖共作模式中,百粒莲子重和莲蓬数量分别提高9.76%和7.23%。

关键词: 藕鳖共作 水质指数 浮游动植物 生长性能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