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晚粳W328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晚粳W328为优质、抗病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种,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育成。为在安徽省及其适宜区域推广栽种,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特性,根据试验示范结果特制定晚粳W328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规范其田间管理和栽培技术,以达到其高产和优质之目的。


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绿色增产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17
摘要:品种是决定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选用高产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采用不同播种密度及施氮量的定向调控,发掘品种的绿色增产潜力。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对籽粒千粒重及单株成穗数、施氮量对收获指数、播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籽粒千粒重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以密度270万株/hm~2、氮肥用量减少15%(即施204 kg/hm~2)处理产量最高,达9 113.67 kg/hm~2,较产量最低处理密度360万株/hm~2、氮肥用量减少15%(即施204 kg/hm~2)增产8.12%。适当降低播种密度、减少氮肥用量均不影响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的产量,是实现小麦优质、高效的有效途径。


促兔眼蓝莓生长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生物学杂志 》 2017 CSCD
摘要:利用优势菌根真菌提高弱根系兔眼蓝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兔眼蓝莓植株的生长。从皖南地区兔眼蓝莓菌根分离得到的9种真菌进行了功能试验:通过兔眼蓝莓幼苗接种试验,观察菌根真菌对兔眼蓝莓幼苗存活率及株高的影响;盆栽兔眼蓝莓植株接种试验观察菌根真菌侵染情况,检测其对兔眼蓝莓植株叶片N、P、K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筛选得到4种对兔眼蓝莓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的菌株。利用形态学观察、DNA测序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其中3种属于毛霉属卷枝毛霉种(Mucor circinelloides),其亚种水平有差异,另外1种属于毛霉属总状枝毛霉(Mucor racemosus),其相似率均大于99%。毛霉属卷枝毛霉种及总状枝毛霉种对兔眼蓝莓营养元素的吸收和植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兔眼蓝莓 菌根真菌 接种试验 ITS序列 分子鉴定


池塘小龙虾与草鱼鱼种轮养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小龙虾是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养殖品种,市场前景广阔,适宜池塘、稻田养殖。池塘小龙虾与草鱼鱼种轮养,经济效益好。该文从池塘选择、消毒晒塘水草种植、小龙虾养殖、草鱼鱼种培育等方面介绍了小龙虾与草鱼鱼种轮养技术。


2015年国审棉花新品种的性状表现分析
《棉花科学 》 2017
摘要:通过对2015年国家审定的14个棉花品种在区域试验的表现,从产量、品质、抗病性和特征特性等方面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衣分、单铃重、早熟性、纤维品质、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皮棉产量在2100 kg/hm~2以上的品种有3个、衣分总体平均值为40.59%、单铃重有达到7.1g的品种、生育期大多数在120天左右、霜前花率总体平均值为91.29%、纤维品质大多数品种达到优质水平,高抗枯萎病品种有3个、耐黄萎病品种有12个。


鳜鱼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试验
《科学养鱼 》 2017
摘要:池塘循环流水养殖具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等优点,正逐步为养殖企业所接受,并将成为未来水产养殖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循环流水养殖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利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消除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从而实现养殖水体自循环利用和高密度养殖。近年来,国内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试验示范,安徽省也引进了此项技术,并在全省多个


安徽省部分地区鸡群禽偏肺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动物医学进展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掌握禽偏肺病毒(aMPV)在安徽省鸡群中的感染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安徽省合肥、亳州、定远、舒城等地区的9个鸡场、7个不同品种(系)鸡群的296份血液样本进行了aMPV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被检鸡场均有aMPV感染,鸡场阳性率最高达100%,最低为20%;各品种(系)鸡均有感染,感染率最高的是青脚麻肉鸡,其次分别为科宝肉鸡、海兰蛋鸡、禽粤黄蛋鸡、淮南麻黄鸡、黄羽土鸡和新广麻肉鸡;其中蛋用型鸡血清样本总体阳性率为88.7%,明显高于肉用和兼用型鸡;公鸡和母鸡血清抗体阳性率均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鸡群aMPV的感染已广泛存在,且不同地区、品种(系)、用途和性别的鸡群均较严重,应根据感染状况尽早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