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离体筛选的初步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09 CSCD

摘要:为了获得耐热性较高的马铃薯品种,本研究以马铃薯试管苗的愈伤组织为供试材料,采用羟脯氨酸(HYP)和热胁迫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的离体筛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S+1.5~3.0mg/L6-BA+0.1mg/LNAA的培养基均能够诱导全部供试马铃薯茎段产生愈伤组织,说明细胞分裂素6-BA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确定了马铃薯愈伤组织耐羟脯氨酸筛选的适宜浓度为0.2~0.4mg/mL。MS+1.0~5.0mg/LBA+0.1mg/LNAA+5mg/LGA的分化培养基能够诱导愈伤组织进行植株再生,但分化率较低,只有8%~25%。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分化培养基均能诱导马铃薯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本实验还筛选出热胁迫的适宜条件为42℃24h,且经过羟脯氨酸与高温胁迫结合多次筛选获得了两个耐热无性系NKY1和NKY2。初步表明本筛选方法可以用于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的筛选。

关键词: 马铃薯 耐热无性系 离体筛选 热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鸭甲状腺激素应答基因(THRSP)的研究进展

遗传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甲状腺激素应答Spot14(Thyroid hormone responsive spot14,THRSP)是一个参与多种脂肪合成限速酶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因子,在动物肝脏、乳腺和脂肪组织中高度表达。家禽中鸡和鸭THRSP基因在cDNA水平均发现THRSPα和THRSPβ两种同工型,其中鸡THRSPα基因编码区碱基的插入/缺失影响鸡体重和腹脂性状,与鸡的生长发育和脂肪代谢有关。文章综述了鸡THRSP基因与鸭同源基因结构特性和表达差异,以及鸡、鸭THRSP基因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

关键词: THRSP 同工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郑麦9405/皖麦19”F_2植株籽粒中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分布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戊聚糖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小麦杂交组合"郑麦9405/皖麦19"F2植株群体为试材,采用地衣酚-盐酸法分析了335个单株籽粒全麦粉的水溶性戊聚糖(WSP)和非水溶性戊聚糖(WIP)含量。结果表明,双亲郑麦9405和皖麦19的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分别为1.25%和0.65%,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分别为6.25%和8.13%;F2代植株群体的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07%和5.97%,其中,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大于高亲值(1.25%)和小于低亲值(0.65%)的分别有47株和2株,大于1.7%的有6株,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大于高亲值(8.13%)和小于低亲值(6.25%)的分别有6株和190株,高于8.50%和低于3.50%的分别有3株和5株。可见通过杂交可以在具有不同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亲本组合后代群体中筛选出高、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育种材料,对小麦品质育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小麦 水溶性戊聚糖 非水溶性戊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新组合混制1号制种田苯达松残留分析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已建立的苯达松、6-OH-苯达松和8-OH-苯达松高效液相色谱同柱分析方法,对杂交水稻混制1号混播制种田苯达松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稻谷和稻秆、制种田土样中苯达松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但是,恢复系稻谷和稻秆中苯达松残留量较大(稻谷10.36~11.71mg/kg,稻秆3.07~3.53mg/kg),这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威胁。苯达松在土壤中的消解速度较快,降解半衰期为4.43~7.29d。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混制1号 混播制种 苯达松 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100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100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S与从紫恢100中系选的水稻新品系紫恢100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100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Pi9和Bt基因

生物学杂志 2009 CSCD

摘要: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高抗水稻白叶枯病的Xa23基因、广谱高抗稻瘟病的Pi9基因、抗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Bt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获得了三基因聚合的纯合株系。病、虫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聚合了Xa23、Pi9和Bt基因的株系HB1471、HB1473能同时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和稻纵卷叶螟;与Xa23、Pi9基因的供体材料L10相比,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谱相同、抗性水平相当;对稻纵卷叶螟抗性与Bt基因的供体亲本MH63-Bt水平相当。Xa23、Pi9和Bt三基因纯合株系可以作为水稻育种的多抗供体材料。

关键词: Xa23基因 Pi9基因 Bt基因 基因聚合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顾益初、蒋柏藩的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长期施肥下砂姜黑土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生物有效性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耗竭状况下Ca_2-P和Ca_8-P的植物营养效率最高,其次为Al-P和Fe-P,O-P和Ca_(10)-P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有效性;Fe-P和Al-P对植物的营养贡献率最高,虽然Ca_2-P和Ca_8-P活性最高,但由于含量低,对磷素养分的贡献率较低,土壤磷素极度耗竭下,Ca_2-P的植物营养贡献率甚至低于Ca_(10)-P和O-P。砂姜黑土对磷的固定严重,土壤中积累的磷主要向Al-P、Fe-P和有效性更低的Ca_(10)-P和O-P转化,Ca_2-P、Ca_8-P的增量较少。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无机磷组分对有效磷的贡献为:Al-P>Ca_8-P>Ca_2-P>Fe-P>O-P>Ca_(10)-P;建立了Olsen-P与无机磷组分间的回归方程:Y=3.8751+0.4674 X1+0.4470 X2+0.3769 X3-0.1166 X4-0.07838 X5(Y代表有效磷含量,X1、X2、X3、X4、X5分别代表Ca_2-P、Ca_8-P、Al-P、Fe-P和Ca_(10)-P含量;P<0.01,R~2=0.9989)。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砂姜黑土 无机磷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覆盖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农田磷素流失的影响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观测试验,研究了巢湖流域旱地秸秆覆盖与平衡施肥条件下的径流、泥沙和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地传统耕作区,秸秆覆盖区和平衡施肥区能分别减少30.47%和21.61%的径流量,减少22.88%和20.59%的泥沙量,表现出显著的水土保持作用。当地传统耕作区磷向水体迁移的负荷量为0.47 kg.hm-2,流失系数为0.52,其中颗粒态磷是磷迁移的主要形式,其浓度占总磷流失浓度的74.45%~90.85%。秸秆覆盖与平衡施肥均能有效地降低径流磷流失量,可分别降低32.29%和29.81%,但其对径流磷浓度的影响却不明显。因此,秸秆覆盖和平衡施肥是作为源头控制农田养分流失的较好措施。

关键词: 磷素流失 径流 秸秆覆盖 平衡施肥 面源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对糖多孢红霉菌M的诱变效应

核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辐照糖多孢红霉菌M孢子,并采用不同的菌种保护剂,以研究60Co γ射线对糖多孢红霉菌M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使用20%甘油吐温保护效果较好,可作为诱变保护剂;当辐照剂量为400Gy时,致死率为90%左右可作为适宜诱变剂量。诱变处理后利用链霉素抗性突变选育得到1203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其中5株形态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形态变异率为4.16‰;2株突变株的发酵液具有抑菌活性,正突变率为1.67‰。

关键词: 60Coγ射线 糖多孢红霉菌M 诱变效应 链霉素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红黄壤施用白云石、沸石后营养元素的淋溶特征研究

土壤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模拟土柱试验研究了施用白云石和沸石(尿素沸石)对皖南地区酸性红黄壤中主要营养元素淋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白云石、沸石(尿素沸石)后耕地土壤中Ca2+、Mg2+、Al3+的淋失量增加,而N、K营养元素的淋失量减少。白云石和沸石(尿素沸石)配合应用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

关键词: 皖南红黄壤 淋溶特征 沸石(尿素沸石) 白云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