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离体筛选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宁志怨 1 ; 董玲 1 ; 陈静娴 1 ; 廖华俊 1 ; 江芹 1 ;

作者机构: 1.安徽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离体筛选;热胁迫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09 年 7 卷 06 期

页码: 1176-117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获得耐热性较高的马铃薯品种,本研究以马铃薯试管苗的愈伤组织为供试材料,采用羟脯氨酸(HYP)和热胁迫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的离体筛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S+1.5~3.0mg/L6-BA+0.1mg/LNAA的培养基均能够诱导全部供试马铃薯茎段产生愈伤组织,说明细胞分裂素6-BA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确定了马铃薯愈伤组织耐羟脯氨酸筛选的适宜浓度为0.2~0.4mg/mL。MS+1.0~5.0mg/LBA+0.1mg/LNAA+5mg/LGA的分化培养基能够诱导愈伤组织进行植株再生,但分化率较低,只有8%~25%。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分化培养基均能诱导马铃薯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本实验还筛选出热胁迫的适宜条件为42℃24h,且经过羟脯氨酸与高温胁迫结合多次筛选获得了两个耐热无性系NKY1和NKY2。初步表明本筛选方法可以用于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的筛选。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马铃薯虫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罗守进. 2016

[2]不同形态的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的快繁效果. 阮龙,王钰,张瑛,蒋明权. 2003

[3]我省马铃薯研究及生产概况. 王钰,聂凡,刘才宇,刘春盛. 2000

[4]安徽省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罗守进. 2015

[5]不同栽培模式对江淮地区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廖华俊,江芹,董玲,宁志怨,李卫文,徐晓婷. 2014

[6]中薯20号和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廖华俊,金黎平,庞万福,江芹,董玲,李卫文,石景. 2013

[7]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闫冲冲,江芹,王前前,杨月英,宁志怨,薛炳杰,廖华俊. 2019

[8]安徽稻作区工厂化育秧大棚内马铃薯优良品种筛选与适宜播期. 廖华俊,闫冲冲,王前前,杨月英,陶珍,龚猛,丁思年,唐中兴. 2019

[9]马铃薯新品种‘皖马铃薯1号’的选育. 廖华俊,朱永东,闫冲冲,杨月英,董玲,宁志怨,江芹. 2018

[10]P_(SAG12)-ipt嵌合基因转化马铃薯体系的研究. 吴旺泽,彭晓莉,刘小平. 2012

[11]安徽沿淮地区春马铃薯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廖华俊,江芹,董玲,刘梅,李卫文. 2010

[12]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刘才宇,武际. 2003

[13]马铃薯贮藏·加工·主食化研究进展. 伍玉菡,尤逢惠,万娅琼. 2016

[14]安徽省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研究. 廖华俊,董玲,江芹,陈静娴,汪本忠. 2009

[15]安徽省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 江芹,金黎平,庞万福,杨月英,廖华俊. 2016

[16]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因子分析. 杨甲锁,吴旺泽,彭晓莉,刘小平. 2009

[17]马铃薯花粉离体培养影响因子分析. 吴旺泽,彭晓莉,王蒂,刘小平. 2009

[18]安徽稻茬田利用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廖华俊. 2017

[19]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皖马铃薯2号’的选育. 廖华俊,江芹,闫冲冲,杨月英,高正良. 2018

[20]安徽马铃薯肥料利用现状调查. 廖华俊,闫冲冲,王前前,杨月英,王家嘉,邬刚,陶珍,许志红,薛炳杰,柳西玉,孙建强,李雅洁,龚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