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分析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结合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成效和经验,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对策,以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农业科研院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 2018
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印发以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紧密联系农业科研院所实际,联系不同岗位党员思想工作实际,突出分类指导,组织党员干部经常自省修身、打扫思想灰尘。全院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积极探索抓党建促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以合格党员标准要求自身,立足岗位潜心科研、胸怀大局无私奉献,为院所事业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 常态化 制度化 实践


论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新形势下汇聚优质农业科技资源、集聚精干农业科研力量、解决重大关键技术瓶颈的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的一种崭新平台,是一个多主体聚集、多资源聚合、多力量聚力的农业科技联合体,是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支撑力量。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契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吻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趋势,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耦合农业科研一般规律,迎合农业科技人员期盼。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坚持"开放、流动、协作、竞争、共享"的运行模式,倡导"爱农、奉献、担当、务实、包容"的文化价值,践行"用心、用情、用智"的工作理念。


钼肥对绿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18
摘要:目的:研究钼肥的合理施用和绿豆的高效种植。方法:以大花叶子绿豆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探究Mo0、Mo1、Mo2、Mo3(其中每kg土中分别施入钼酸铵0、2、6、12mg)等4种不同钼肥水平对绿豆生长发育、鲜草产量、营养价值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Mo1和Mo2处理可使绿豆鲜草产量比对照(Mo0)相比,分别显著提高15.3%和22.3%;Mo2处理下绿豆植株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比Mo0增加31.0%和11.5%,粗纤维含量比Mo0降低3.2%,氮、磷和钾的吸收积累量分别比Mo0增加62.2%、15.4%和19.3%;而高量钼肥抑制了绿豆的生长,鲜草产量比Mo0降低了27.5%。结论:施用中低量水平的钼肥能显著促进绿豆生长和养分吸收,并提高其饲用品质,其中Mo2处理绿豆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最多,营养品质和饲喂适口性最好。


不同大麦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杂交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我国不同大麦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以我国不同产区的17份大麦品种(系)及其按NCⅡ设计配制的72个杂交F1为材料,考察其两年度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的表现,分析各性状的杂交优势与配合力。结果表明,株高正向中亲优势(MPH)与超亲优势(HPH)组合比例最高,两年分别为1.00、1.00与0.97、0.95,其次为穗下节间长、穗长及千粒重;穗粒数与单株穗数的MPH与HPH变幅较大,其次是单株粒重与千粒重。株高的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CA)的效应值和变异最大,其次是穗粒数与千粒重,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及单株粒重相对较小。被测性状F1表型与GCA及SCA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可为我国不同产区大麦品种间的杂交育种及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


农业科研单位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工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分析了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下放职称评审权的新形势下,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对推动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探讨了自主评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职称功能定位、评价标准、评审方法、聘用考核等"四大难题",有针对性提出把好职称评审"四个关口",合理搭建职称评审体系,保障职称自主评审科学高效运行,有效运用职称评审"指挥棒"激发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