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和县地区辣椒病株辣椒轻斑驳病毒的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鉴定安徽和县地区辣椒病株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PMMoV-AH)。[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和RT-PCR检测和县辣椒病样辣椒轻斑驳病毒,并将其外壳蛋白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国内外12个PMMoV分离物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PMMoV-AH与已报道的12个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介于94.5%~100.0%,氨基酸同源性介于96.8%~100.0%。基于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PMMoV-AH与亚洲分离物亲缘关系密切,与其他区域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结论]PMMoV危害性强,对于其在安徽地区的发生和防治还需进一步研究。


太湖县野生水芹再生体系的建立
《安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该文以太湖县野生水芹腋芽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消毒时间和激素浓度对野生水芹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水芹腋芽为外植体的最适消毒时间为8min。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1+NAA0.25mg·L-1,其腋芽增殖率最高为92.3%;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0.5mg·L-1的第60天时,生根率为100%;移栽后,成活率达98%以上。


徽州臭鳜鱼企业调研分析
《农产品加工 》 2018
摘要:徽州臭鳜鱼是徽菜的特色之一,鲜鳜鱼采用徽州人喜爱的腌鲜发酵工艺,发酵后的臭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鱼肉成独特的蒜瓣状,肉质鲜嫩、醇滑爽口,同时具有一定的咀嚼口感,不仅保持了鳜鱼的原味原汁,又形成了独特的徽州腌鲜风味。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消费需求变化,传统发酵臭鳜鱼的家庭工厂需要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生产企业迈进。针对徽州臭鳜鱼的生产现状进行调研,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当地臭鳜鱼生产企业有所帮助。


‘柿大茶’品系间芳香类物质、儿茶素及游离氨基酸差异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太平猴魁茶品质特点和‘柿大茶’无性系良种选育,对‘柿大茶’3个品系(No.6、No.7、No.23)的芳香类物质、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等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柿大茶’3个品系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组分有顺-3-己烯醇、月桂烯、柠檬烯、顺-β-罗勒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顺-己酸-3-己烯酯和顺-茉莉酮等,分别占No.6、No.7、No.23绿茶香气总量的74.70%、81.72%和83.71%。‘柿大茶’3个品系间的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酚氨比分别为7.75、16.49和7.69。No.6和No.23两个品系加工而成的绿茶香气高爽度、滋味醇厚度均优于No.7。因此,No.6和No.23品系适宜作为选育无性系良种的材料。
关键词: ‘柿大茶’ 太平猴魁茶 芳香类物质 儿茶素 游离氨基酸


5个安徽地方猪种和5个引进猪种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养猪 》 2018
摘要:采用30个微卫星DNA标记检测5个安徽地方猪种(定远猪、圩猪、安庆六白猪、皖南黑猪、皖南花猪)和5个引进猪种(巴克夏、杜洛克、皮特兰、大约克夏、长白)的等位基因,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F统计量、Nei's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380个等位基因,10个猪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效等位基因数2.274 2~4.513 1,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496 3~0.777 7,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466 8~0.750 4,安徽地方品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均高于引进品种。5个安徽地方品种和5个引进品种的遗传分化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59 1~0.239 4和0.113 1~0.407 5。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基因流平均分别为1.418 7和0.887 3。10个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341 4~1.628 6和0.196 2~0.710 8。聚类分析显示,5个地方品种和5个引进品种分别聚为一类,地方品种中圩猪和安庆六白猪首先聚为一小类,再与定远猪聚为一小类,皖南黑猪和皖南花猪单独聚为一小类,最后聚为地方品种类中;引进品种中,杜洛克与大约克夏首先聚为一小类,再先后与长白、巴克夏聚为一小类,最后与皮特兰聚在引进品种类中。该研究中30个微卫星座位在10个品种猪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客观地反映了5个安徽地方品和5个引进品种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分化,为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研究引进品种的多样性提供基础数据。


鹅源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鉴定引起病死鹅肝脏表面出现大量针尖大、白色坏死点的致病菌。[方法]取肝涂片镜检,然后进行瑞氏-吉姆萨染色。用普通肉汤培养基和鲜血培养基进行分离和纯化,然后用巴氏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上,送至生物公司进行测序。[结果]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分离菌与多杀性禽巴氏杆菌的相似性为99%,结合生化试验结果确定其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结论]研究可为鹅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安徽省烟草根黑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烟草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引起安徽省烟草根黑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选择具有典型症状的烟草根黑腐病烟株,采用胡萝卜圆片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同时根据病原菌的培养形态和r DNA-ITS区序列对病原菌种类进行了鉴定,采用灌根法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株为基生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对烟草品种云烟87有致病力。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病原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V8,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 H为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3℃。该病原菌能有效利用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碳源以及尿素、硝酸锌等氮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