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breeding(模糊匹配)
342条记录
安徽地区夏季高温天气对养猪业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农业灾害研究 2014

摘要:安徽省地处我国东部腹地,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夏季时,该地区增温明显,气温甚至可超过35℃。这种高温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对生猪养殖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规模化猪场和广大养猪人员夏季应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及猪场饲养管理工作。据此,文中首先对热应激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高温对猪的主要危害,最后提出了安徽地区养猪业应对夏季高温的有效措施,旨在为广大养殖人员预防并应对高温灾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徽 夏季 高温 养殖 应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06S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目的]介绍光敏核不育系皖2306S的选育过程、育性表现、抗病性和农艺性状。[方法]以自育的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12S为母本,与从江苏引进的扬稻9538粳稻品系杂交,经5年8代选择育成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06S。[结果]2012年7月27日至8月31日,皖2306S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69%~100%,套袋自交结实率0~0.34%,稳定不育期为36 d;9月3~21日表现雄性可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86.04%~99.35%,套袋自交结实率为6.14%~58.54%。2013年7月29日至9月4日表现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50%~1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0.27%,稳定不育期38 d。9月6~22日表现雄性可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52.74%~98.24%,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25%~70.83%。接种鉴定,2306S对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4.33(MR1),白叶枯病病情指数为54.44(S1)。田间种植表现抗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结论]该不育系的稳定不育期在30 d以上,适宜选配中粳组合。

关键词: 粳稻 光敏核不育 皖2306S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春用品种681×682原蚕的繁育、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家蚕春用品种681×682原蚕的性状表现,以便掌握和利用该原蚕的优势,更好地推广应用该品种,调查了681×682原蚕的繁育情况,总结繁育要点。按照要点繁育的一代杂交种体质强健,发育齐一,耐粗食,茧型大,丝质优;在繁育过程中,可利用蛾色差异避免纯对交配,以提高繁育效益和杂交种质量,为更好地繁育一代杂交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家蚕 春用品种 杂交 繁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65优052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65优052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65A与强优恢复系OM05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具有早熟、高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晚稻种植,2012年6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皖稻2012018。

关键词: 杂交晚籼稻 65优052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蒙01-38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阐述大豆新品种蒙01-38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要点。[方法]蒙01-38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以合豆3号为母本,阜902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2010~2011年蒙01-38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668.8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3.32%,表现丰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99 d,株高66 cm,单株有效荚数30.9个,单株粒数65.7粒,百粒重20.1 g,子粒蛋白质含量43.86%,脂肪含量21.17%,蛋脂合计65.03%。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30.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结论]蒙01-38是丰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夏大豆新品种,适宜在安徽沿淮、淮北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

关键词: 蒙01-38 优质大豆 抗病品种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药用植物育种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4

摘要:本文从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染色体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五个方面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育种工作研究概况。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3年国内家兔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是世界养兔大国,然而家兔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滞后,近年稍有起色。作者就2013年国内家兔遗传育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家兔育种者提供参考。2013年,中国在家兔传统育种方面主要开展了对九嶷山兔等品种资源的介绍或调查,以及肉兔、獭兔等最佳杂交组合的筛选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是2013年中国家兔遗传育种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对毛发(毛色、毛囊发育)、生产(生长、屠宰和肉质)及抗病等性状的相关候选基因多态性和表达的研究,获得一批功能基因和潜在分子标记;繁殖技术方面主要是针对人工授精时母兔发情前处理和公兔精液稀释与保存方法的改进进行了一定研究;2013年家兔肌肉蛋白组学研究的启动是该领域的研究亮点。这些研究成果将对中国家兔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家兔 遗传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杂交种皖甜21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2014

摘要:甜玉米新品种"皖甜210"是以自选系"皖甜系2"为母本,外引系"77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甜210参加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a平均鲜穗667m2产量795.3kg,比对照增产5.9%。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国家玉米东南区种植。

关键词: 甜玉米 皖甜210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新品种安烟1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目的]探讨安烟1号高产潜力,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介绍安烟1号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主要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烟叶物理特性、烟叶化学成分、原烟感官质量和抗病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宜种植区域。[结果]安烟1号是以优质烤烟品种K394的同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SK394为母本、以自育优质抗病烤烟新品系3033为父本配制的杂种一代。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K326相比,该品种具有许多优点。其中,上部烟叶含梗率(27.51%)比K326(33.81%)低6.3个百分点,感官质量优于K326;中部烟叶含梗率(30.55%)比K326(36.52%)低5.97个百分点,感官质量与K326相当;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K326;原烟外观质量好,主要化学成份协调;中抗黑胫病、青枯病,中感赤星病、根结线虫病,感PVY、TMV、CMV;适宜在东南烟区种植。[结论]安烟1号综合性状优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烤烟新品种 安烟1号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皖芝3号选育经过与农机农艺配套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摘要:介绍了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皖芝3号的选育经过,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较强,比当地主栽品种产量一般提高10%,适合在江淮地区种植,并提出了皖芝3号农机农艺配套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期为皖芝3号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芝麻 皖芝3号 选育经过 农机农艺配套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