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关键词: 甜玉米;皖甜210;选育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14 年 19 期
页码: 21+56
摘要: 甜玉米新品种"皖甜210"是以自选系"皖甜系2"为母本,外引系"77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甜210参加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a平均鲜穗667m2产量795.3kg,比对照增产5.9%。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国家玉米东南区种植。
- 相关文献
[1]优质粳型不育系爱知香A的选育与利用. 庆瑢,孙明,龚秀东,王前超,姚卫清,秦波. 2003
[2]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3026.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2009
[3]功能性水稻新品种品黑一号的选育及营养安全研究初报. 台德卫,蒋光月,姚自鸣,刘泽,黄天林,陈应南君,张培申,杨普,张效忠. 2016
[4]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H344S的选育. 杨联松,白一松,熊延文. 2015
[5]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K优52.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明. 2008
[6]中籼2503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王元垒,曹苏云. 2007
[7]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289. 张效忠,丁美顺,刘会义,台德卫,梅德勇,陈应南君,吴爽,杜士云,白一松. 2014
[8]皖棉10号的选育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张翼,吴德祥,路曦结,何团结,郑曙峰,阚画春,韩文兵,刘利平. 1999
[9]豌豆品种皖豌1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勇,叶卫军,田东丰,周斌,张丽亚. 2018
[10]皖稻101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韦时遇,严企松. 2003
[11]籼型两系不育系191S选育与应用. 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2022
[12]高产·优质·抗倒伏新品种皖稻153选育及推广应用. 王伍梅,台德卫,张效忠,钱征,杨联松,林翠香,黄贯刘,林开兵,张翔. 2009
[13]小型西瓜新品种“秋艳”的选育. 赵贵云,方凌,张其安,董言香,江海坤,严丛生. 2004
[14]抗旱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皖两优1008的选育. 王士梅,方吴云,朱倩,易月明,龚存力,吴敬德,杨联松. 2023
[15]黄皮辣椒皖椒8号的选育. 董言香,方凌,张其安,赵贵云. 2002
[16]棉花新品种皖杂5号选育初报. 张翼,吴德祥,路曦结,韩文兵,何团结,阚画春,李淑英. 2004
[17]皖稻69的选育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李泽福,严企松,韦时遇,唐光勇,夏加发,王安东,曹甦云. 1999
[18]东流水牛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贾玉堂,赵拴平,徐磊,程智中,何宗来. 2014
[19]抗虫杂交棉爱杂1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产焰坤,潘泽义. 2012
[20]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531.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糯玉米新品种"珍珠糯8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张玮;王俊;阮龙
关键词:黑糯玉米;珍珠糯8号;选育;栽培技术
-
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刘明利;张玮;王俊;丁舰舟;阮龙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发病原因;种质资源;防治对策
-
安徽省青贮玉米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作者:王俊;董召荣;张玮;董庆;阮龙
关键词:青贮玉米;产业现状;发展模式;前景分析
-
氮肥运筹方式对土壤无机氮变化、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张林;武文明;陈欢;陈洪俭;彭晨;王世济;曹承富
关键词:玉米;控失肥;一次性施肥;产量;氮素转运;氮素利用效率
-
淮北平原宜子粒机收夏玉米品种的播期与收获期分析
作者:武文明;陈洪俭;张林;陈翔;彭晨;竟丽丽;王世济
关键词:夏玉米;子粒机械收获;子粒含水率;有效积温;收获日期
-
江淮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作者:王世济;武文明;陈洪俭;童友才;张林;彭晨
关键词:鲜食玉米;栽培技术;江淮地区
-
栽培密度对黑糯玉米秋季性状指标的影响
作者:任四海;阮龙;左晓龙;齐耀程;钱益亮;王俊;张玮;郭进
关键词:黑糯玉米;栽培密度;籽粒颜色;田间性状;品尝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