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Quality characteristics(模糊匹配)
131条记录
水稻粒形与稻米品质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对水稻粒形与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营养品质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概述 ;对水稻稻米品质 (碾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碾米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营养品质性状 )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品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优培九在安徽的种植表现及发展前景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介绍了两优培九在安徽的试验、试种和示范的综合表现 ,认为两优培九是一个米质优良和丰产性能较好的中籼两系杂交新组合 ,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同时由于其生育期长 ,对温度、水肥等条件要求严格和易感恶苗病、稻曲病等 ,建议作为搭配和过渡性品种在具有较高的栽培管理水平区域 ,选择水肥条件优越的地块栽种 ,并实施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优培九 产量 品质 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介绍了晚粳M114 8的产量水平、稻米品质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晚粳M114 8于 2 0 0 0年 11月通过省级审定 ,命名为“皖稻 60”。

关键词: 水稻 晚粳 M1148 产量 品质 栽培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品种比较试验中性状鉴定评析

茶业通报 2001

摘要:本文对茶树品种产量、品质、抗逆性、生育期等性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提出在茶树品种比较试验中 ,①应选择生育期、抗寒、旱能力及树型类型相近的茶树良种作对照种 ;②在环境适宜的地区布置试验 ;③试验苗木统一由试验主持单位在试验地所在点进行培育 ;④将各品种优质原料占产量比重多少及其绝对数量作为茶树品种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等一系列新构想。应用这些构想 ,将有助于茶树良种的准确鉴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产量 品质 抗逆性 生育期 评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季晚稻皖粳97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本文描述了双季晚稻皖粳 97的特征特性。分析了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有效穗数 ( 0 .6 80 6 )、千粒重 ( 0 .6 33 6 )与产量呈显著 (r0 .0 5,1 0 =0 .5 76 0 )正相关 ,而穗总粒数 ( 0 .1996 )和结实率 ( -0 .0 989)与产量相关程度较小。在综合考虑影响产量和稻米品质诸因子的基础上 ,归纳了皖粳 97作双季晚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选好茬口早播早栽 ;稀播匀播培育壮秧 ;合理密植争穗增粒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把好收割入库保优关

关键词: 双季晚稻 皖粳97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水稻所水稻品种在安徽的表现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对国际水稻所 196 4~ 1995年育成的 2 8个水稻品种的农艺、产量、品质性状在安徽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IR44产量最低 ,PSBRC 0 4最高 ,多数参试品种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较高 ,米粒细长 ,糊化温度低或中等 ,但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 ,胶稠度硬 ,其结论为更好地利用国际水稻所的稻种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国际水稻所 水稻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相关性研究

杂交水稻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 17个水稻品种 (组合 )进行粒形分类 ,并对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 (组合 )的粒长多属短粒形 ,长宽比多为短圆形。谷粒形状 (粒长、粒宽、长宽比 )与加工品质 (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 )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与蒸煮品质中的碱消值呈显著相关 ;千粒重对各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并提出水稻品质育种只有做到粒长、粒重兼顾 ,才有可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达到改良米质的目的。

关键词: 水稻 谷粒形状 稻米品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籼14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早籼 14是采用离子束诱变方法选育成功的第 2个早籼稻新品种。其突出特点是米质优良 ,有 8项指标达部颁 1、2级优质米标准 ,该品种的推广有利于早籼稻米结构的调整。早籼 14已通过省级审定 ,命名为“皖稻 71”

关键词: 早籼14 生物学特性 品质 栽培技术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籽粒灌浆成熟期和贮藏期品质性状动态变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3

摘要:本文以5个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系)作为材料,研究了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和Pelshenke值在籽粒灌浆成熟期和贮藏期的动态变化。还研究了低温(0—4℃)贮藏对SDS沉淀值和Pelshenke值这两项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通过差异显著性测验和相关分析,提出了各性状的“最佳鉴定期”和在收获前进行品质鉴定、选择的可能性。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动态变化 低温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期去叶对甘蓝型杂交油菜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1991

摘要:本文报道了不同花期分别摘去植株全部叶片的试验结果,研究去叶后对杂交油菜经济性状和商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去叶对杂交油菜的株高、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有极显著负效应,对一次有效分枝数和每果粒数有显著负效应,对千粒重则有极显著正效应.终花期去叶对株高有极显著负效应,对千粒重有极显著正效应,对其它经济性状无显著影响.花期去叶对杂交油菜的品质性状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可为研究杂交油菜的生理和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去叶 花期 经济性状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