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细菌群落结构(模糊匹配)
2条记录
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预测

中国食品学报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臭鳜鱼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并利用PICRUSt预测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结果表明,臭鳜鱼细菌群落主要由未分类鼠杆菌科菌属、卡氏伯克霍尔德菌属、乳杆菌属、嗜冷杆菌属、泛菌属、哈夫尼亚-肥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沙雷氏菌属等组成。基于OTU水平,可将臭鳜鱼样品聚类为发酵前期(0~2 d)、发酵中期(4~8 d)和发酵后期(10~16 d)。发酵中、后期优势菌群丰度均高于发酵前期,乳杆菌属细菌在发酵中、后期占绝对优势,且以清酒乳杆菌为主,相对丰度最高达43.43%,对臭鳜鱼的风味品质形成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功能主要集中在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方面,不同发酵阶段样品功能组成较为相似。通过研究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和代谢功能,以期为臭鳜鱼中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臭鳜鱼 高通量测序 发酵过程 细菌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贝-鱼-草生产型湿地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目的]研究“贝-鱼-草”生产型湿地处理养殖尾水工艺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地不同单元沉积物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幼贝高效净化单元和高密度贝类净化单元中的多样性和菌群丰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单元。在门水平分类单元上,湿地沉积物中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冗余分析发现各单元沉积物中的TP含量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湿地中投放的贝类可以减少沉积物中的氮磷营养盐,并且通过贝类的生物扰动作用可以提高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研究结果为“贝-鱼-草”生产型湿地处理养殖尾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养殖尾水 贝-鱼-草生产型湿地 细菌群落结构 生物扰动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