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家蚕(模糊匹配)
74条记录
暗化型家蚕(mln)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的初步研究

北方蚕业 2024

摘要:通过对暗化型近等位基因系514mln、514家蚕幼虫添食BmNPV病毒悬浮液开展抗性试验,测定2品系的半致死浓度(LC50)、黑色素代谢通路多巴胺上、下游的基因(BmDDC,BmiAANAT,BmEboy)和家蚕抗BmNPV基因(Bmlipase-1、Bm-serine protease-2)的表达量变化以及家蚕幼虫头部内合成黑色素的前体物质多巴、多巴胺的含量变化,探析暗化型家蚕对BmNPV的抗性及其发生原因。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家蚕514相比,暗化型突变家蚕514mln 5龄幼虫LC50明显提高;未添毒条件下514mln幼虫体内Bmlipase-1、Bm-serine protease-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514幼虫;在添毒条件下,514mln、514幼虫体内前述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提高,幼虫头部多巴、多巴胺的含量也均有明显增加。推测暗化型家蚕(mln)可以通过调高体内抗BmNPV基因表达量的形式来提高对家蚕BmNPV的抗性。

关键词: 家蚕 暗化型突变 BmNPV 多巴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生产技术初探

北方蚕业 2023

摘要: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蚕桑业劳动生产率和设施利用率,促进蚕桑产业向规模化、机械化和工厂化发展。为完善安徽蚕区饲育环境下小蚕人工饲料共育配套技术,本文总结了农村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的实践技术,包括试验地点选择、蚕室及配套设施准备、饲料调制及贮藏、蚕种收蚁、饲育方式、给料方法、匀座与扩座、眠中及眠起处理、温湿度及光照调节标准、消毒防病及饲料防腐等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家蚕人工饲料育应用实践目标。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共育 生产技术 实践目标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暗化型突变研究及应用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家蚕暗化型突变是一种幼虫、蚕蛹及蚕蛾均有黑化表型的突变,有提高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增强家蚕抗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家蚕暗化型突变研究及应用现状,阐述了蚕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暗化型家蚕面临的发展困境及应用研究建议,以期为暗化型家蚕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家蚕 暗化型突变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抗BmNPV新品种皖丰×润康

中国蚕业 2023

摘要:皖丰×润康(521B·523B×3427)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夏秋用家蚕新品种。主要介绍了家蚕新品种皖丰×润康原种及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安徽省蚕品种鉴定成绩表明:皖丰×润康体质强健好养,对BmNPV有很强的抵抗性,产茧量高,耐粗食,发育齐一,老熟齐涌,喜营上层茧,茧形匀整,解舒好,丝质优。2021年通过安徽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夏季、中晚秋季及血液型脓病高发的蚕区饲养。

关键词: 家蚕 皖丰×润康 BmNPV 抗病品种 品种性状 鉴定成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现行主推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综合成绩调查

北方蚕业 2022

摘要:为考察不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效果,选择安徽省5个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皖丰×夏晖、华康2号、华康3号、苏豪×钟晔)为试验品种,以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为对照种,设置全龄桑叶育(MF)、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MF)、全龄人工饲料育(AF)3种饲育处理方式,以龄期经过、蚕体重、经济性状与健康性、丝质成绩为指标调查不同家蚕品种不同饲育方式的综合成绩。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AMF组家蚕综合饲育成绩较优秀,与MF组差异较小,而各试验品种AF组综合饲育成绩较差,品比结果表明菁松×皓月综合饲育成绩较优。因此,采用小蚕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方式饲养优食一号或菁松×皓月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饲育效果。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育 饲育成绩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粘质沙雷氏菌对抗BmNPV家蚕品种皖·丰*润康的致病力测定

中国蚕业 2022

摘要:为了解细菌对抗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家蚕品种皖·丰×润康的致病力,以秋丰×白玉为对照家蚕品种,粘质沙雷氏菌为试验菌,设置1×10~7、1×10~6、1×10~5 cfu/mL等3个浓度梯度的粘质沙雷氏菌悬液采用体壁穿刺法接种5龄起蚕,以接种无菌水的幼虫为对照。接种后正常桑叶饲养,1 h观察1次发病情况,连续观察24 h,调查半数致死时间(LT50),以此衡量粘质沙雷氏菌对皖·丰×润康和秋丰×白玉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对皖·丰×润康和秋丰×白玉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浓度越高致病力越强。粘质沙雷氏菌3个浓度梯度菌液对皖·丰×润康正反交的LT50在14.4 h和16.9 h之间,对秋丰×白玉的LT50在15.7 h和17.0 h之间,皖·丰×润康在相同粘质沙雷氏菌浓度下的LT50均略短于秋丰×白玉,表明粘质沙雷氏菌对皖·丰×润康的致病力略大于秋丰×白玉。该研究结果为合理饲养抗BmNPV家蚕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家蚕 抗BmNPV品种 皖·丰×润康 粘质沙雷氏菌 致病力 半数致死时间 LT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探索浅暗化型家蚕的发生原因

中国蚕业 2021

摘要:家蚕暗化型品系580、浅暗化型品系浅580的第8天蚕蛹为材料,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了蛹体内多巴和多巴胺等黑色素前体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浅580第8天蚕蛹体内多巴含量为79 955μg/kg,是580第8天蚕蛹体内多巴含量(38 735μg/kg)的2倍多;浅580第8天蚕蛹体内多巴胺含量为1 035μg/kg,明显低于580第8天蚕蛹体内多巴胺含量(3 400μg/kg)。由此说明,浅580品系暗化表型的发生与其体内多巴、多巴胺等前体物质含量变化有直接关联。

关键词: 家蚕 暗化型突变 BmiAANAT 多巴 多巴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Excel软件实现的家蚕饲育卡片系统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Excel软件实现的家蚕饲育卡片系统,本系统运用Excel的计算功能对纸质家蚕饲育卡片进行电子化,大大减少了人工计算量,并且可以插入图片,使家蚕数据更加形象化.

关键词: 家蚕 饲育 数据调查 成绩计算 计算公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及风险性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评价19种大田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作用,并根据田间推荐使用浓度进行初级风险性评价.[方法]参照《农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开展急性毒性试验.[结果]26%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家蚕表现为低毒,但属于高风险性;其余18种药剂对家蚕表现为低毒和中低风险性.[结论]26%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40%麦畏·草甘膦水剂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使用时多注意风向和喷药高度等因素,避免对附近桑园造成影响.

关键词: 农药 家蚕 急性毒性 风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夏秋用品种皖·丰×夏·晖

中国蚕业 2019

摘要:皖·丰×夏·晖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夏秋用家蚕新品种,2018年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更好地指导新品种的繁育、推广,详述了皖·丰×夏·晖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与农村饲养结果表明:皖·丰×夏·晖体质强健好养,抗逆性强,对高温、多湿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耐粗食,上蔟齐涌,喜营上层茧,茧长椭圆形,茧型中等匀整,缩皱中等,双宫茧率低,解舒优,纤度适中,丝质良好。皖·丰×夏·晖适合长江流域夏季及中晚秋季饲养。

关键词: 家蚕 皖·丰×夏·晖 夏秋用 斑纹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