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安徽省现行主推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综合成绩调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陶姗姗 1 ; 谢秀芝 2 ; 王杰 1 ; 叶崇军 1 ; 刘明辉 1 ; 李冰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2.安徽农业大学

关键词: 家蚕;人工饲料育;饲育成绩;安徽省;

期刊名称: 北方蚕业

ISSN: 1673-9922

年卷期: 2022 年 001 期

页码: 15-21

摘要: 为考察不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效果,选择安徽省5个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皖丰×夏晖、华康2号、华康3号、苏豪×钟晔)为试验品种,以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为对照种,设置全龄桑叶育(MF)、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MF)、全龄人工饲料育(AF)3种饲育处理方式,以龄期经过、蚕体重、经济性状与健康性、丝质成绩为指标调查不同家蚕品种不同饲育方式的综合成绩。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AMF组家蚕综合饲育成绩较优秀,与MF组差异较小,而各试验品种AF组综合饲育成绩较差,品比结果表明菁松×皓月综合饲育成绩较优。因此,采用小蚕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方式饲养优食一号或菁松×皓月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饲育效果。

  • 相关文献

[1]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 刘健. 2012

[2]安徽省家蚕病原分布及现行品种区域适应性调查研究. 刘明辉,凌琳,张虹,魏国清,林青松,尤征英,徐家萍. 2010

[3]安徽省近30年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的回顾. 黄德辉,童晓琪,秦凤,张彦,石凉,黄浩. 2016

[4]加速安徽省农机化发展的对策. 管叔琪. 2009

[5]安徽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 黄义德,杨惠成,陈周前,吴文革,武立权. 2007

[6]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1998

[7]安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加快发展对策. ^A朱鸿杰^B1%^A何金柱^B2%^A苗青松^B3. 2005

[8]安徽省棉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郑曙峰. 2004

[9]安徽省双季稻生产现状及研究展望. 唐杉,王允青,万水霞,吴文革,胡润,张智. 2017

[10]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 XI Min,习敏,WU Wenge,吴文革,CHEN Gang. 2017

[11]安徽水稻及稻作技术. 吴文革,陈刚,习敏,许有尊,杨惠成,孙雪原,周永进. 2017

[12]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XU Xiu-juan,徐秀娟. 2017

[13]安徽省野生芭茅草的生长性能及营养价值. 金海,赵拴平,徐磊,贾玉堂. 2022

[14]线虫对采煤矿区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 耿文敬,张鑫,郭肖颖,齐俊,朱江. 2022

[15]棉花种质资源移栽越冬技术. 何团结,程福如,苏香峰. 2022

[16]联合多源多时相卫星影像和支持向量机的小麦白粉病监测方法(英文). 赵晋陵,杜世州,黄林生. 2022

[17]农业与农业科学技术. 程剑,崔凯. 2000

[18]农业微观经营与外部生成环境. 崔凯. 2000

[19]安徽省鹅肥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梁坤,殷俊锋,喻健,邹宝德,朱正山,蔡中生,王超. 2011

[20]安徽肉山羊发展对策探讨. 徐旺东,吴斌.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