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55K SNP芯片的小麦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检测118份小麦材料3个环境下吸水率、蛋白质含量、容重、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沉降值和出粉率8个小麦籽粒品质的表型值,结合小麦55K SNP芯片分析基因型,采用Q+K混合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不同环境下, 8个籽粒品质性状均具有广泛变异,其中沉降值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6.47%~17.03%,各品质性状遗传力为0.71~0.85。118份小麦材料被分为3个亚群,亚群Ⅰ包括41(34.75%)份,安徽供试材料占绝大部分;亚群Ⅱ包括32 (27.12%)份,是以安徽、江苏、四川为主体的群体;亚群III包括45 (38.13%)份,主要为安徽及江苏省份材料。22个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稳定位点(P<0.001)在2个及以上的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分布于染色体1B (4)、1D (1)、2B (1)、2D (1)、3B (2)、3D (1)、4D (1)、5A (1)、5B (1)、5D (3)、6B (2)、7B (3)和7D (1),解释了8.53%~16.32%的表型变异。稳定位点中包含3个一因多效显著关联位点, 14个可能控制小麦品质性状的新遗传位点,并筛选出11个可能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有利等位基因的数量越多,品质性状表型值越高,并发现了在8个主要品质性状均携带有利等位基因的载体材料,其中,华成859和济麦44包含最多的有利等位基因,可供改良小麦品质的育种亲本使用。本研究结果为小麦优良品质小麦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亲本材料和分子标记。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5K芯片 有利等位基因
长江中下游7个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7个长江中下游代表性冬小麦品种,按照完全双列杂交法设计42份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11个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的中亲优势(MPH)与超亲优势(HPH)平均值有正有负,其中仅单株产量、单株穗数、沉降值、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MPH与HPH平均值同为正值。各性状的MPH与HPH正向组合比例存在差异,其中沉降值正向组合比例最高,两者均为100%,其次为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0%和97.62%,淀粉含量则表现最低,其余性状介于中间。同一性状不同亲本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SCA)也是如此。亲本P2(扬麦13号)在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每穗粒数、千粒质量及淀粉含量的GCA值较高,P7(皖西麦0638)在单株穗数、单株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的GCA值较高。因此,扬麦13号和皖西麦0638可在亲本选配中重点考虑。被测性状F1表型值与GCA和SCA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预测亲本或组合的配合力大小。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亲本选配 杂种优势 配合力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杂交粳稻品质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杂交粳稻主要品质性状的选育问题,选用5个BT型不育系和40个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200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对Fl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长/宽外,其余10个品质性状均有一定程度的超高亲优势,11个品质性状均有一定的正向均亲优势;(2)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和直链淀粉含量等7个品质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粒宽、长/宽、碱消值和胶稠度等4个品质性状的遗传以非加性效应为主;(3)除了粒长和长/宽以外,其他9个品质性状受恢复系影响较大;(4)各品质性状狭义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垩白粒率﹥垩白度﹥整精米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胶稠度﹥粒长﹥碱消值﹥长/宽﹥粒宽。
杂交粳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杂交粳稻的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以5个千粒重介于23.5~27.4g之间的BT型不育系和40个千粒重介于18.7~31.2g之间的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5×40NCⅡ设计方式,配制200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对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单株谷重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47**,0.63**,0.53**,0.35**),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r=0.15**);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每穗实粒数。垩白粒率和垩白度2个性状是杂交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其次是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相互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糙米率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33**,0.25**)。产量性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不大,通过筛选,可以将高产、优质的性状聚合到同一杂交组合中。
安徽地方优质枣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促进安徽省不同地区枣产业发展。[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对安徽地方5个不同品种(或优株)的枣进行了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皖枣1号的感官品质最好,繁昌长枣的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381.01 mg/100 gFW、29.6%,泗枣1号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达0.409%。[结论]皖枣1号是最适合在安徽地区发展的优质鲜食枣。
小麦品种间溶剂保持力差异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小麦溶剂保持力与品质特征的关系。[方法]试验选用黄淮麦区近年来推广的具有较高产量的品种19个,分析了品种间4种溶剂保持力之间的差异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4种溶剂保持力品种间在0.01水平有差异,乳酸SRC与蛋白质和湿面筋呈显著正相关;碳酸钠溶剂保持力与硬度和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峰值黏度、稀懈值和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水溶剂保持力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稀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硬度呈显著相关;蔗糖溶剂保持力与蛋白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溶剂保持力可作为品质分析的一项指标,用于早代选择。
小麦品质性状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的建立
《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1B/1R易位、籽粒硬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穗发芽抗性等性状与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建立相关性状的多重PCR体系在小麦品质分子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现有品质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建立了适合不同品质类型品种评价和分子聚合育种的3个多重PCR体系,并用已知基因的品种(系)进行验证。多重PCR体系Ⅰ包括ω-secalin(1B/1R)、Vp1B3和Pinb-D1b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可用于一般的品质检测;体系Ⅱ包括ω-secalin、Ax2*、Bx17和Dx5基因的检测,可望用于强筋小麦品种的选育;体系Ⅲ包括Wx-A1、Wx-B1和Wx-D1位点的检测,可用于淀粉品质或糯小麦的选育。每个体系内的引物之间不存在相互抑制作用和错配,检测品种(系)的结果可靠、重复性好,成本低。3个多重PCR体系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亲本评价和杂交后代优质基因的聚合,将会提高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评价和选育的效率。
我国冬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
《麦类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优质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利用2002~2004年度我国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品质测定结果,对185份小麦样品主要品质性状的表现和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二年所选育的新品种(系)容重基本达标,蛋白质含量并不低于国外小麦,但蛋白质质量和面筋质量较差,品质性状不太协调,多数属于中筋或中弱筋类型。蛋白质与湿面筋、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强筋组和总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相关不显著,表明强筋小麦改良更应注重提高蛋白质的质量。沉淀值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抗延阻力、拉伸面积大多呈极显著正相关;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与抗延阻力、拉伸面积间大多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认为沉淀值可作为品质育种早代选择的主要指标。
安徽省优质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04年安徽省推广种植的优质米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理化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籼稻的整精米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籼稻的粒长与垩白度、粳稻的长宽比与垩白粒率呈显著负相关,粒长与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籼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与透明度、碱消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籼稻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碱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籼稻垩白粒率、粒长、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6.5%;粳稻垩白粒率、精米率、粒长、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7.6%。从改善垩白、长宽比和精米着手,筛选垩白小、长宽比适当、精米率较高的品种,籼稻兼顾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粳稻兼顾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对提高籼、粳稻米综合品质会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