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品质性状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晓科 1 ; 夏先春 2 ; 王忠伟 2 ; 万映秀 3 ; 张平治 3 ; 何心尧 2 ; 杨燕 2 ; 何中虎 2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普通小麦;品质性状;多重PCR;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7 年 33 卷 10 期

页码: 1703-17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1B/1R易位、籽粒硬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穗发芽抗性等性状与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建立相关性状的多重PCR体系在小麦品质分子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现有品质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建立了适合不同品质类型品种评价和分子聚合育种的3个多重PCR体系,并用已知基因的品种(系)进行验证。多重PCR体系Ⅰ包括ω-secalin(1B/1R)、Vp1B3和Pinb-D1b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可用于一般的品质检测;体系Ⅱ包括ω-secalin、Ax2*、Bx17和Dx5基因的检测,可望用于强筋小麦品种的选育;体系Ⅲ包括Wx-A1、Wx-B1和Wx-D1位点的检测,可用于淀粉品质或糯小麦的选育。每个体系内的引物之间不存在相互抑制作用和错配,检测品种(系)的结果可靠、重复性好,成本低。3个多重PCR体系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亲本评价和杂交后代优质基因的聚合,将会提高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评价和选育的效率。

  • 相关文献

[1]多重PCR的建立及黄淮麦区主要品种品质相关基因的鉴定. 万映秀,张晓科,夏先春,张平治,何中虎. 2008

[2]多重PCR分析方法应用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检测. 吴影,陆徐忠,赵伟,汪秀峰,李莉. 2006

[3]中国油菜黑胫病害分布及病原菌鉴定. 李强生,荣松柏,胡宝成,江莹芬,侯树敏,费维新,陈凤祥,吴新杰,范志雄,雷伟侠. 2013

[4]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三基因聚合系. 倪大虎,易成新,李莉,汪秀峰,张毅,赵开军,王春连,章琦,王文相,杨剑波. 2008

[5]利用多重PCR诊断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复合发生. 李云飞,陈雪娇,杨雪,张爱芳,谷春艳,高同春,陈雨,姚剑. 2016

[6]高白度低PPO活性小麦种质筛选. 赵斌,赵莉,万映秀,赵竹,王瑞,张平治. 2008

[7]普通小麦SDS沉淀值、蛋白质含量及G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孙学永,马传喜,林国平,占国民,蒋明权. 2002

[8]不同生态环境下冬小麦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游光霞,闫长生,肖世和. 2009

[9]普通小麦种子活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朱玉磊,吴雪静,汪学涵,赖晨骏,杨雨晴,卢茂昂,李敏,何贤芳. 2023

[10]小麦籽粒灌浆成熟期和贮藏期品质性状动态变化研究. 朱树权,徐风,常涛,曹淑华. 1993

[11]小麦品种间溶剂保持力差异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赵莉,王敏,汪建来,未文良. 2008

[12]花期去叶对甘蓝型杂交油菜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胡宝成,李强生,赵仁渠,陈凤祥. 1991

[13]杂交粳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占新春,郑乐娅,付强,张培江,董召荣. 2012

[14]主要栽培措施对中筋小麦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赵斌,赵竹. 2004

[15]小麦高代品系品质性状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张琪琪,万映秀,曹文昕,李炎,张平治. 2011

[16]长江中下游7个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孙皓,赵斌,王瑞,季昌好,朱斌,陈晓东. 2023

[17]我国冬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 赵莉,汪建来,赵竹,张文明,郑文寅,未文良,姚大年. 2006

[18]安徽地方优质枣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俞飞飞,孙其宝,陆丽娟. 2009

[19]基于55K SNP芯片的小麦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彭小爱,卢茂昂,张玲,刘童,曹磊,宋有洪,郑文寅,何贤芳,朱玉磊. 2024

[20]杂交粳稻品质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占新春,郑乐娅,邹禹,钱宝云,张培江,董召荣.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