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形势下安徽省粮食生产科技任务分析
《安徽科技 》 2013
摘要: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压力的持续加大,实现粮食生产持续发展仍然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充分挖掘粮食单产的增长潜力,提高安徽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安徽地方传统菜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3
摘要:安徽以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悠久的文化(徽商文化、徽州文化等),经过岁月的沉淀,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安徽菜肴,不仅包括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更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吴山贡鹅、符离集烧鸡、秦栏卤鹅等名菜。介绍了安徽菜肴的特点及来源、目前发展状况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安徽菜肴工业化的发展建议,同时指出了工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和发展重点。
安徽省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安徽科技 》 2009
摘要:安徽省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12个实施省份之一,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也是安徽省近年来组织实施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任务最重、投入最多的农业科技项目之一,共有23个县(市、区)领导、6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参加项目组织实施。4年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保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关键技术突破与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研究与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在现有生产水平条件下安徽省的粮食生产能力;【方法】该文以全省13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确定了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并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粮食作物试验产量为基础,计算了各农业生态小区粮食生产能力和总的粮食生产能力;【结果】全省粮食平均单产能力为8029.47kg/hm2,与近3年(2005—2007)粮食平均单产(5390.68kg/hm2)相比,单位面积耕地的增产潜力为2638.79kg/hm2;全省粮食总生产能力为483.62亿kg,高于近3年(2005—2007年)324.69亿kg的粮食平均总产,每年能为安徽省增加粮食产量近158.93亿kg;【结论】目前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开发率为0.67,粮食生产潜力依然很大。
饲用小黑麦品种比较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09
摘要:通过对不同秋播牧草品种的观察和分析,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质秋播牧草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NTH1048的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强。
安徽省小麦生产投入产出及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安徽省农户小麦生产住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旱地小麦与稻茬小麦生产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小麦生产函数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小麦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结果表明,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单位面积生产资源投入总量相差不大,但综合经济收益示范区高出非示范区30%左右;稻茬小麦生产成本投入高出旱地小麦10%,但综合经济收益却低24%;目前安徽省小麦生产资源投入已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要达到最佳经济收益,单位面积种子用量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可适当增加。
提升安徽省芝麻出口创汇能力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是安徽省出口创汇支柱农产品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但目前安徽省芝麻生产存在一些问题,产品质量尚不能很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分析了安徽省芝麻生产的现状和出口创汇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利用以产量和规模为基础形成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安徽省六大粮食作物在各市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粮食作物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各地区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还针对结论和问题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