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固镇县曹老集示范良种场生态农业系统发展研究
《农村生态环境 》 1991
摘要:本文在对曹老集示范良种场种养加复合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系统发展指导思想及各业发展方向,调整生态位,增加食物链,完善生态农业模式;采用动态仿真模型作为主模型,结合有关经济预测模型、目标规划模型,对农场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全面规划,优化系统结构,建立生态农业系统发展诸方案;实施方案经两年初步运行,系统生产力增强,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安徽淮北中部平原地区旱作物复种轮(连)作方式试验研究报告
《安徽农业科学 》 1988
摘要:淮北中部平原地区耕地面积95%以上种植旱作物,是我省主要旱作区.该区由于地处南北、水旱过渡地带,作物种类繁多,种植方式丰富多样.历来群众习惯采用换茬式轮作和一定面积的连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因多凭借经验随机决断,常存在不尽合理之处. 复种轮作是种植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淮北中部平原地区,各作物在复种轮作中地位和作用如何,应以哪些优势作物为主体进行组合轮换,在作物组合和轮换中应遵循哪些原则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
江淮丘陵地区稻田复种轮(连)作制度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84
摘要:江淮丘陵地区是我省主要水稻产区之一,稻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左右.五十年代前后,这个地区部分稻田原实行中稻一休闲(冬沤或冬干晒垡) 的一年一熟种植制度.五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进行了沤改旱、一熟改两熟、单季稻改双季稻、发展油稻稻等耕作改制,熟制类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这个地区北部和中部稻田;多实行稻麦两熟为主的复种(轮)连作制;南部稻田多实行肥稻稻或油稻稻为主的复种(轮)连作制.由于熟制类型单一,多数是复种连作,导致稻田土壤结构变坏,肥力日趋衰退,影响农作物持续增产.实践证明,实行多种复种方式相配合,建立用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