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发明人: 王烨军;张永利;廖万有;苏有健;罗毅
专利号: CN201310143097.7
摘要: 本发明属于茶树鲜叶降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采用氮、磷、钾肥料进行土壤施肥;所述的肥料配比为:氮肥为12~24kg/亩施用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氮肥分批施肥且施肥比例为:春茶前30%、春茶后20%、晚夏20%和深秋30%;磷肥和钾肥于每年深秋施基肥时一次性施入。本方法通过采用适当的施肥配比和比例,在合适时期对茶树进行土壤施肥,从而起到人为的改良土壤以达到预期降氟效果的目的;具备投资少、降氟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诸多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水平对茶鲜叶中氟的调控效应研究. 王烨军,廖万有,张永利,苏有健,孙力,罗毅. 2014
[2]安徽烟区土壤和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王世济,李桐,赵第锟,韩永镜,崔权仁,刘小平,武家美. 2005
[3]氮磷钾肥料对茶园土壤溶液中氟含量的影响. 张永利,王烨军,宋莉,苏有健,罗毅,廖万有. 2017
[4]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研究茶树富集氟的特性. 赵强,郜红建,张家侠. 2017
[5]不同摊放环境下茶鲜叶失水的变化规律. 廖珺,方洪生,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2023
[6]摊放(萎凋)技术对茶鲜叶游离氨基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廖珺. 2016
[7]氮肥对茶园土壤氟赋存形态及转化的影响. 张永利,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罗毅,宋莉,孙力. 2015
[8]安徽省水稻施肥现状及技术需求. 王家宝,程燚,胡荣根,余忠,袁嫚嫚,邬刚,耿维,孙义祥. 2021
[9]茶树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瞿征兵,李录久. 2017
[10]砂姜黑土强筋小麦施肥技术研究. 何传龙,刘枫,王道中,汪建来,李星,李治林. 2007
[11]砂姜黑土薄荷施肥技术研究. 何传龙,刘枫,王道中. 2007
[12]施肥技术对迟熟中粳糯稻“皖稻68”产量影响的研究. 王向平,冯和平,陈楠,陈刚,黄义德. 2008
[13]绿旱1号在安哥拉高产栽培施肥技术研究(英文). 杨前进,邱康键,张显春,刘广辉,王斌. 2012
[14]皖北烟区烤烟施肥技术改进研究. 孙敬权,唐经祥,薛明德,李桐,王正刚,王道支,马刚. 1998
[15]茶叶中水溶性固形物浸提工艺研究进展. 雷攀登,吴琼,丁勇. 2013
[16]中国古代茶税制度演变之浅析. 杜志远. 2021
[17]建筑景观的生态化设计. 赵阳,赵竑绯,朱琳琳. 2015
[18]阿维菌素类农药的残留研究综述. 郑岚,王梅,段劲生,张勇,高同春. 2011
[19]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探析. 姜槐进,苏有健. 2018
[20]淮北地区小麦需肥特性及高效施肥技术研究——I淮北地区小麦吸收氮磷钾特性的研究. 汪芝寿,曹承富,孔令聪,谢儒章,李本正,张存岭,朱怀宝.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红茶酥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
作者:廖珺;苏有健;陈琴;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陶涛
关键词:红茶酥;加工工艺;感官评定;功能成分;贮藏性能;消化特性
-
不同摊放环境下茶鲜叶失水的变化规律
作者:廖珺;方洪生;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茶鲜叶;摊放温度;摊放湿度;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响应面预测模型
-
茶多酚对面包纹理结构的影响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茶多酚;面包;感官评价;气孔特性;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
-
绿茶滋味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方洪生;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绿茶滋味;品质调控;茶树品种;栽培环境;加工工艺;贮藏条件
-
茶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
作者:方雅各;苏有健;廖万有;张永利;罗毅;孙宇龙;廖珺;王烨军
关键词:茶园土壤;N2O;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影响因素;减排措施
-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桂利权;张永利;王烨军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改良;理化性状;土壤养分;作物产量;作物品质
-
一种茶树促生菌固化剂的研制及其施用效果
作者:罗毅;张永利;夏先江;孙宇龙;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
关键词:促生菌;红酵母菌;固定化;土壤定殖;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