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方雅各 1 ; 苏有健 1 ; 廖万有 1 ; 张永利 1 ; 罗毅 1 ; 孙宇龙 1 ; 廖珺 1 ; 王烨军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园土壤;N2O;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影响因素;减排措施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1 年 015 期
页码: 72-7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茶园土壤通过微生物作用释放大量氧化亚氮(N2O),因此需迫切了解茶园土壤N2O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茶园土壤N2O减排提供理论依据。从氮源、有机质、pH、水分、温度、质地等角度对茶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进行综述,提出相应的N2O减排措施。对以上影响因素阐述发现:反硝化作用对茶园土壤N2O排放的贡献较大;氮肥施用、土壤理化性质、气象因子等是茶园土壤N2O排放的关键因素。施用缓释氮肥、氮肥深施、采用氮肥推荐施用量、养分有机替代技术能降低茶园土壤N2O排放。
- 相关文献
[1]茶园氮素损失及影响因素的初探. 苏有健. 2008
[2]单宁酸对不同pH茶园土壤中活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张永利,罗毅,胡善国. 2014
[3]湖北、湖南砖茶主产区茶园土壤有效氟的背景调查. 张永利,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罗毅,孙力. 2015
[4]皖南茶园土壤活性铝形态分布与土壤pH和植茶年限的关系.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张永利,吴新荣,胡善国,孙力. 2013
[5]添加含钙化合物对茶园土壤pH及有效氟的影响. 张永利,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孙力. 2013
[6]茶园土壤中残留农药的环境行为. 廖万有. 2007
[7]调节茶园土壤pH对其土著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群的影响. 王世强,胡长玉,程东华,廖万有,李娜,陈玲,房江育. 2011
[8]土壤pH对茶园土壤有效氟含量的影响. 张永利,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孙力. 2013
[9]我国茶园土壤物理性质研究概况与展望. 廖万有. 1997
[10]茶园土壤中水溶性酚酸和复合态酚酸含量的调查. 王烨军,廖万有,苏有健,张永利,孙力. 2012
[11]施氮对茶园土壤氟和茶树新梢氟含量的影响. 张永利,王烨军,廖万有,苏有健,宋莉,罗毅,孙力. 2015
[12]氮肥对茶园土壤氟赋存形态及转化的影响. 张永利,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罗毅,宋莉,孙力. 2015
[13]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pH缓冲容量. 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罗毅,孙力,宋莉,廖万有. 2014
[14]茶园土壤中钙迁移行为的土柱模拟研究.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张永利,罗毅. 2014
[15]茶园土壤养分动态特点及其调节. 廖万有. 1996
[16]茶园土壤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微生态效应. 廖万有. 1996
[17]茶园芽孢杆菌QM7促生特性及耐酸铝机制初步研究. 罗毅,苏有健,张永利,夏先江,宋莉,王烨军,廖万有. 2016
[18]茶园土壤酸化阻控与改良技术. 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罗毅,廖万有. 2018
[19]Al~(3+)胁迫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群的影响. 王世强,胡长玉,程东华,廖万有,赵灿. 2011
[20]茶园土壤中钙迁移行为的土柱模拟研究. SU Youjian,苏有健,LIAO Wanyou,廖万有.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红茶酥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
作者:廖珺;苏有健;陈琴;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陶涛
关键词:红茶酥;加工工艺;感官评定;功能成分;贮藏性能;消化特性
-
不同摊放环境下茶鲜叶失水的变化规律
作者:廖珺;方洪生;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茶鲜叶;摊放温度;摊放湿度;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响应面预测模型
-
茶多酚对面包纹理结构的影响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茶多酚;面包;感官评价;气孔特性;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
-
绿茶滋味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方洪生;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绿茶滋味;品质调控;茶树品种;栽培环境;加工工艺;贮藏条件
-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桂利权;张永利;王烨军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改良;理化性状;土壤养分;作物产量;作物品质
-
一种茶树促生菌固化剂的研制及其施用效果
作者:罗毅;张永利;夏先江;孙宇龙;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
关键词:促生菌;红酵母菌;固定化;土壤定殖;土壤养分
-
超微绿茶粉对绿茶面包加工过程中色泽的影响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
关键词:超微绿茶粉;面包加工过程;色泽;茶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