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机械施肥对茶园土壤物理、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永利

作者: 张永利 1 ; 王烨军 1 ; 苏有健 1 ; 丁勇 1 ; 孙宇龙 1 ; 罗毅 1 ; 廖珺 1 ; 廖万有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黄山245000

关键词: 茶园;机械施肥;土壤性质;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安徽省茶业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安徽省茶业学会

页码: 00000039-00000048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以人工开沟施基肥和追肥(DD)为对照,研究了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MD),机械施基肥、机械施追肥(MM),机械施基肥、人工撒施追肥(MB)等机械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施肥对春茶前、夏季茶园土壤紧实度有较好的降低作用,降幅为MM>MB>MD,MM处理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降低土壤紧实度;机械施基肥对土壤紧实度的降低作用仅能维持到夏季;与DD处理相比,MB会显著增加表层土壤容重,MM和MD处理未对土壤容重产生显著影响;施肥方式对表层及夏季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MM处理对夏季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作用最大;与DD处理相比,机械施肥或人工撒施鲜叶产量下降,但不显著(P>0.05),对春、夏茶叶品质成分亦无显著影响.因此,茶园机械施肥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无不良影响,甚至稍有改善,对春、夏茶叶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影响,可以替代人工施肥.

分类号: S571.106.2

  • 相关文献

[1]机械施肥对茶园土壤物理特性、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永利,王烨军,苏有健,丁勇,孙宇龙,罗毅,廖珺,廖万有. 2018

[2]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马立锋,吕闰强,黄海涛,丁勇,周静峰,郑生宏,袁程晓,阮建云. 2017

[3]低碳农业与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王川,施六林,宣云. 2013

[4]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碳库及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 . 2019

[5]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桂利权,张永利,王烨军. 2020

[6]砂姜黑土长期定位培肥技术研究. 曹承富,孔令聪,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陈龙潭. 2003

[7]长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党修伍,张存岭,纪永民,陈龙潭,孔令聪,曹承富,陈爱萍,张永芹. 2006

[8]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王玥凯,郭自春,张中彬,周虎,洪亮,王永玖,李录久,彭新华. 2019

[9]砂姜黑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李轶群,牛富兰,张存岭,陈龙潭,孔令聪,曹承富,张景华,张芳. 2005

[10]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孔令聪,曹承富,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 2004

[11]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碳库及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 叶新新,王冰清,刘少君,马超,李军利,柴如山,熊启中,李虹颖,郜红建. 2019

[12]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制下有机肥适宜替代比例研究. 王文军,王道中. 2022

[13]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作物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道中,花可可,郭志彬. 2015

[14]秸秆还田和施肥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陈欢,曹承富,杜世州,赵竹. 2014

[15]近十年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进展. 马超,王玉宝,邬刚,王泓,汪建飞,朱林,李佳佳,马晓静,柴如山. 2022

[16]茶园大面积配方施肥的技术体系. 廖万有. 1994

[17]安徽省低产茶园土壤主要限制因子及其改良措施. 何方,廖万有. 1998

[18]水肥耦合对茶园温、湿度和茶叶产量的影响. 盛鹤明,苏有健. 2018

[19]茶园换种改植技术的研究. 费明煦. 1999

[20]不同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丁勇,罗毅,宋莉,廖万有.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