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宏树
作者: 王宏树 1 ; 廖万有 1 ; 罗仲兴 1 ; 苏有健 1 ; 康启兵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祁门245600
关键词: 稻改土茶园;土壤肥力;理化性状;培肥技术;排水系统
会议名称: 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茶业国际高峰论坛
主办单位: 福建省人民政府;宁德市人民政府
页码: 157-161
摘要: 以山地砾质茶园(以下简称为山地茶)作对照,对稻改土茶园(以下简称为稻改茶)的土壤理化和肥力状况进行了检测分析,揭示了稻改茶土壤理化性状的表现特征及土壤障碍因素,提出了稻改茶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一是在土表层和深层加入细砂与风化或半风化石等,加强土壤通气和透水性;二是在茶行间种植绿肥进行深埋,以便保证碳、氮比,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三是完善排水系统,防止园间积水;四是施用酸性肥料,改善土壤酸碱度的宜茶性;五是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分类号: S571.106`S157.4
- 相关文献
[1]“稻改茶”土壤理化性状与改良技术研究. 王宏树,廖万有,罗仲兴,苏有健,康启兵. 2009
[2]淮北砂姜黑土地力贡献与培肥技术研究. 张存岭,陈龙潭,曹承富,孔令聪,纪永民. 2005
[3]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桂利权,张永利,王烨军. 2020
[4]耕作与施肥措施对江淮地区白土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吴萍萍,李录久,耿言安,姚文麒. 2018
[5]旱地作物间作绿肥研究进展. 宋莉,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罗毅,廖珺,吴卫国. 2017
[6]稻鸭共生与牧草轮作生态农业模式的效果研究. 熊国远,章薇,武际,吴娟,吴月胜,童来宝. 2010
[7]农田钾素肥力状况与油菜施钾效应研究. 刘英,王允青,况晶. 2003
[8]有机肥替代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赵秀东,陈晓芳,袁自然,叶寅. 2022
[9]合肥地区大棚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何传龙,刘枫,王道中,戴后升,夏世祥. 2006
[10]连作油菜田土壤营养条件的初步分析. 郭高,孙永玲,李强生,陈凤祥,张曼琳,肖桂萍. 1992
[11]基于ERNIE-BiLSTM-CRF模型的土壤肥力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周乐乐,陈磊,季丰,任竹,刘楠楠. 2023
[12]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徐召文,胡宏祥,李录久,李洁,高杰军,王璇,姚殿立. 2023
[13]油菜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对后作水稻产量的影响. 周永进,吴文革,许有尊,陈刚,徐汝民,张丽娟. 2015
[14]不同耕作措施对苕子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张祥明,左庆,郭熙盛,武际,李胜群. 2015
[15]土壤肥力因子与烤烟品质的关系. 任四海,徐辰生,孙敬权,唐经祥. 2004
[16]种植紫云英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英,王允青,张祥明,代道宇,郑万荭,彭浩. 2007
[17]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董建江,邵伏文,张林,姜超强,祖朝龙. 2015
[18]不同耕作与施肥方式下白土的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量.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4
[19]砂姜黑土长期定位培肥技术研究. 曹承富,孔令聪,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陈龙潭. 2003
[20]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钙对水稻专用肥增产效应的影响. 孙义祥,袁嫚嫚,邬刚.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红茶酥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
作者:廖珺;苏有健;陈琴;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陶涛
关键词:红茶酥;加工工艺;感官评定;功能成分;贮藏性能;消化特性
-
不同摊放环境下茶鲜叶失水的变化规律
作者:廖珺;方洪生;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茶鲜叶;摊放温度;摊放湿度;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响应面预测模型
-
茶多酚对面包纹理结构的影响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茶多酚;面包;感官评价;气孔特性;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
-
绿茶滋味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方洪生;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绿茶滋味;品质调控;茶树品种;栽培环境;加工工艺;贮藏条件
-
茶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
作者:方雅各;苏有健;廖万有;张永利;罗毅;孙宇龙;廖珺;王烨军
关键词:茶园土壤;N2O;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影响因素;减排措施
-
一种茶树促生菌固化剂的研制及其施用效果
作者:罗毅;张永利;夏先江;孙宇龙;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
关键词:促生菌;红酵母菌;固定化;土壤定殖;土壤养分
-
超微绿茶粉对绿茶面包加工过程中色泽的影响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
关键词:超微绿茶粉;面包加工过程;色泽;茶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