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多年紫云英还田对稻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多年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连续7年紫云英-双季稻轮作后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并探讨了稻田土壤主要杂草种子群落与土壤主要肥力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年紫云英还田可显著减少稻田杂草种子库子密度(P<0.05),稻槎菜(Lapsana apogonoides)及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等主要种类种子密度显著性降低(P<0.05);0~20cm土层中,各处理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均为翻压紫云英、纯化肥、不施肥处理,紫云英还田显著提高了杂草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P<0.05);多年紫云英还田及化肥施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产生显著影响(P<0.05),土壤pH的降低(P<0.05),土壤全氮的提高(P<0.01)显著提高了杂草种子库多样性,土壤碱解氮的提高对种子库多样性的提高也有一定影响(P<0.1)。
基于稀疏编码金字塔模型的农田害虫图像识别
《农业工程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相较于一般物体的图像,农作物害虫图像因具有复杂的农田环境背景,分类与识别更加困难。为提高害虫图像识别的准确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稀疏编码与空间金字塔模型相结合的害虫图像表示与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大量非标注的自然图像块构造过完备学习字典,并运用该学习字典实现对害虫图像的多空间稀疏表示。与此同时,结合多核学习,该文设计了一种害虫图像识别算法。通过对35种害虫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方法下,该文所提特征提取方法可使平均识别精度提高9.5百分点;此外,进一步通过对221种昆虫及20种蝴蝶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文所提方法使得平均识别精度提高14.1百分点。
关键词: 图像识别 算法 害虫控制 字典学习 稀疏编码 金字塔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温敏型叶片白化突变体tsa1的表型鉴定和基因定位
《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个由甲磺酸乙酯(EMS)诱变宁粳36水稻品种获得的温敏型叶片白化突变体tsa1在低温条件下(20~24℃)表现叶片白化,但在较高温度下(28~32℃)叶色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突变体白化叶片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野生型相比显著下降。显微观察发现突变体白化组织中正常叶绿体数量稀少,包含大量小型的异常叶绿体,进一步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异常叶绿体中无发育完整的类囊体片层结构,表明该突变体中叶绿体发育存在严重缺陷。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tsa1与南京11杂交所得的F2群体中的368个隐性极端个体,将该突变基因定位于第5染色体长臂163 kb的范围内。本研究为该基因的图位克隆及功能解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L) 温敏型 白化 突变体 叶绿体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体内硫的分布特征及施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
《茶叶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和调查,对茶树体内硫的分布特征及施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体内以吸收根和新梢等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硫含量较高,成熟叶片次之,主干和主根硫含量最低;施硫后茶树吸收根和新梢硫含量显著提高,而主根和主干变化不大。新梢一芽二叶硫含量(Y)与土壤有效硫含量(X)呈极显著正相关(Y=5.6043X+1903.6,P<0.001)。幼龄茶树施硫后树高、树幅、主干直径、分枝数、百芽重等均有显著增加。成龄茶园施硫后增产幅度在-2.1%~25.0%之间,平均10.8%;茶叶品质成分氨基酸、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氨基酸提高明显,酚氨比降低。从施硫增产幅度与施硫前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函数关系式得出茶园土壤缺硫临界值为27.4 mg·kg~(-1)。使用硫磺粉能明显提高表层土壤有效硫含量,但土壤pH降低,且随施硫量的增加,pH降幅增大。因此,科学合理施硫对于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饲料糖蛋白质比和投喂率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饲料糖蛋白质比(C/P)和投喂率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实验设计3组C/P水平为C24/P42、C32/P36、C40/P30的等能等脂饲料,每组饲料设2%、3%、4%各3个投喂水平,实验共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4尾初始体质量为(2.40±0.10)g的异育银鲫,每天投喂两次,实验期50 d。结果表明:(1)C24/P42组终末体重(FBW)、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转化效率(FCE)显著高于而蛋白质效率比(PER)显著低于C40/P30组(P<0.05),C32/P36与C24/P42组差异不显著。4%组FBW、SGR显著高于3%和2%组(P<0.05)。(2)鱼体组成仅受投喂率显著影响,3%、4%组全鱼及胴体水分含量显著低于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组(P<0.05),3%与4%组差异不显著。(3)随着饲料C/P水平上升,肝脏苹果酸酶(ME)活性先升高后下降(P<0.05),肝酯酶(HL)与脂蛋白酯酶(LPL)活性呈相反变化趋势,但总酯酶(TLP)活性无显著变化,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显著上升(P<0.05)。随着投喂率增加,3%与4%组ME、HL、LPL、TLP活性及LPO含量显著高于2%组(P<0.05)。综合生长和脂质代谢指标分析结果,异育银鲫适宜的饲料C/P水平和投喂率分别为C32/P36和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奶和山羊奶中乳脂球膜蛋白的比较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分析牛奶与山羊奶中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蛋白组成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采集牛奶和山羊奶各30份,离心分离牛奶和山羊奶中脂肪,提取MFGM蛋白,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结合数据库搜索鉴定,比较了奶牛和山羊MFGM蛋白的差异,分析了MFGM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及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显示,奶牛和山羊MFGM中分别鉴定了284和334个蛋白,奶牛和山羊中蛋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的模式非常相似,主要涉及生物调控、定位、转运、信号转导和应激反应等。分子功能方面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奶牛MFGM蛋白主要涉及蛋白结合和核苷酸结合,而山羊MFGM蛋白主要涉及蛋白结合和结构分子活性。奶牛和山羊中差异表达的MFGM蛋白主要涉及结构分子活性。通路分析发现,奶牛和山羊MFGM蛋白涉及的生物学通路稍有差异,其中紧密接头、轴突导向、抗原加工与递呈、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通路在奶牛MFGM蛋白中得到富集,而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通路在山羊奶中得到富集。研究结果展示了奶牛和山羊MFGM蛋白的表达模式及差异,为进一步探索两种奶畜乳腺合成脂肪球的分子机制的异同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热断趾对本交笼饲养蛋种鸡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评价电热断趾对本交笼饲养模式蛋鸡父母代种公雏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的影响。600只1日龄海兰褐父母代种公雏随机等分为4组,对照组未断趾,试验组分别断第三趾(试验1组)、第一趾和第三趾(试验2组)、第二趾和第四趾(试验3组)。每隔2周测定鸡体重、胫长和胫围至18周龄,并于42日龄测定各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3个试验组14日龄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1组14~56日龄种公雏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趾对42~70日龄种公雏胫长或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断趾对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电热断趾对育雏育成期末种公雏体重、胫长和胫围无显著影响,对42日龄特定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且具有断趾数量的差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新品种“沪培2号”引种观察及栽培要点
《中国南方果树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沪培2号"葡萄在合肥地区8月初成熟,为早中熟品种。未膨大处理果穗穗重151g,膨大处理后穗重385g,果实成熟后为紫红色至紫黑色,品质中上。着果率高,早果性好。树势强旺,栽培中适当加大株行距,生长期注意摘心,促进花芽分化。花期做好灰霉病防治工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NR4A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猪核受体4A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4,group A,member 1,NR4A1)DNA序列全长,并对CDS序列及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方法】以未成年长大母猪的卵巢为材料,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对猪NR4A1DNA序列进行分离和测序,并对猪NR4A1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处理卵巢颗粒细胞,采用RT-PCR方法分析猪NR4A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猪NR4A1基因4 870bp的DNA序列,其中CDS全长序列为1 734bp,共编码572个氨基酸;猪NR4A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的对应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97%),其次为小鼠(94%);Expasy软件预测结果表明,NR4A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其中包含2个锌指特征(NR C4-type),一个是激素受体超家族,另一个是Zf-C4超家族;猪卵巢颗粒细胞在性腺激素处理后,可诱导猪NR4A1基因在卵泡发育和排卵时期瞬时表达。【结论】猪NR4A1基因的CDS区在物种间保守性较强,推测猪NR4A1基因调节卵泡的发育和排卵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