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不同育苗盘规格对烤烟小苗生长性状的影响

农业工程 2022

摘要:为完善烤烟小苗移栽模式下烟苗培育技术,以育苗孔物理参数为基础,研发不同规格育苗盘,比较其对烟苗生长的影响,优选出更具有应用价值的育苗盘参数。结果表明,育苗孔上表面积较CK降低18.70%~54.41%,育苗盘孔密度较CK增加21.21%~102.02%,育苗孔规格改变对烟苗农艺性状影响显著发生在封盘后,育苗孔容积降低幅度超过56.92%,烟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则显著降低,根系活力较CK显著下降,降低幅度达10.17%,叶片MDA含量明显增加,较CK高146.44%,抗逆性降低。小苗移栽模式下,在CK基础上,将育苗孔容积减小(幅度<56.92%)、育苗盘孔密度增加(幅度<77.78%)是可行的。结合育苗成本,建议在可烟区推广应用上孔径2.41~2.54 cm×2.18~2.35 cm、下孔径1.5 cm×1.5 cm、孔深4 cm、孔密度315~352孔/盘的育苗盘(长×宽为60 cm×40 cm)。

关键词: 育苗盘 育苗孔 物理参数 优选 小苗移栽 烤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棉花产业持续发展探讨

安徽农学通报 2022

摘要:通过查阅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相关文献与统计资料,以及对安徽省棉花产业链的实地考察,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安徽省棉花产业进行了剖析.分析了现阶段安徽省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技术瓶颈和未来的调整转型方向.以期为安徽省棉花产业振兴,实现棉花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推动棉花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 棉花;产业现状;产业振兴;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缓释尿素对番茄穴盘基质育苗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以2种果型番茄为试验材料,通过在育苗基质中添加3种不同天数缓释尿素,研究其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番茄穴盘育苗的基质配方,为番茄集约化育苗过程中缓释尿素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皖杂20"番茄的最佳缓释尿素基质育苗配方为60 d缓释尿素添加1粒,即1 L"兴兴向农牌"育苗专用基质添加60 d缓释尿素0.449 g,此时壮苗指数为0.577."黄樱桃"番茄的最佳缓释尿素基质育苗配方为60 d缓释尿素添加2粒,即1 L"兴兴向农牌"育苗专用基质添加60 d缓释尿素0.898 g,此时壮苗指数为0.757.

关键词: 缓释尿素 番茄 穴盘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的多功能利用-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超乎想象的棉花

中国棉花 2022

摘要:棉花集"棉、粮、油、饲、肥、药、(建)材、能(源)"于一身,耐旱、耐盐碱、耐瘠薄,还可以在重金属污染的农田里替代粮食作物种植,修复土壤.论述了棉花的多功能利用,主要包括:服装家纺、油脂佳肴、化工军工、美容医药、造纸造币、饲料菌料、建材原料、燃料肥料、美景花艺,并总结了其综合利用效益.

关键词: 棉花;主副产品;多功能利用;油脂;医药;军工;造纸;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不同种植模式碳汇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植模式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探明不同种植模式碳汇特征及经济效益,对于优化当地种植模式、发展低碳绿色农业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安徽皖南地区2020—2021年设置单季稻、烟稻轮作、稻麦轮作、再生稻种植等4种种植模式,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价了各种植模式的净碳汇效应和经济效益,系统地分析了各模式及作物的碳足迹构成、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处理经济净收益的大小表现为烟稻>再生稻>稻麦>单季稻.烟叶高产值保障烟稻轮作的高经济效益;再生稻种植的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为各种植模式中最高,其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合计为12921.5 kg·hm?2.(2)各处理净碳汇大小表现为稻麦>再生稻>单季稻>烟稻.再生稻N2O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比稻麦轮作分别显著降低37.2%和9.2%,再生稻生态系统的CH4和N2O分别占碳足迹构成的54.5%和18.0%.(3)通过控制农田水分、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对再生稻适当高留桩等方式降低CH4排放是再生稻种植模式减少碳排放的关键.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生态系统碳足迹构成中N2O、肥料和农膜所占总排放的比例均超过了20%,并且其劳动力(11.7%)和燃油(12.7%)所占比例远大于水稻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4)各种植模式中,烟稻轮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保障烟粮双丰收的高效种植模式,但是呈现负碳汇效应,因此,应重点加强该模式机械化生产和烟叶烘烤节能减耗方面的研究.而再生稻水稻产量高,且成本投入和碳排放较低,符合中国倡导的"双碳"理念,应在该区和类似区域大力推广.综上,该研究定量评价了皖南地区4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碳汇效应,为该区和类似区域农业节能减排和绿色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模式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 碳汇 碳足迹 经济效益 轮作 再生稻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秋葵新品种‘皖秋葵4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秋葵4号’是从安徽省池州市引进的红色秋葵栽培种QK-11-02中经系谱法选育出的新品种。果皮颜色为红色,果色鲜艳,果形挺直,平均鲜果长15~18 cm,果粗20~25 mm,单果质量19.6 g,单株蒴果数38.9个,鲜果产量35 000~40 000 kg·hm~(-2)。嫩果果肉厚,耐老化,采摘时间长,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合安徽省及周边省份推广和种植。

关键词: 黄秋葵 红色果实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凉山会东烟区优质烤烟新品种的适宜性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以云烟87为对照,从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发病情况、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等方面,分析云烟116、云烟121、云烟301及云烟1054个品种在会东烟区的生态适宜性.结果表明,与对照云烟87相比,云烟116生育期相当,病害发生情况较轻,农艺性状、外观质量较优;产量高212.40 kg/hm2,产值高10661.40元/hm2,均价高2.07元/kg;上等烟和上中等烟比例分别较对照高11.28和3.43百分点,感官质量最接近于云烟87(C3F略差,B2F相当);参试的其他3个品种也表现出部分优良性状,但感官质量明显次于对照品种云烟87.因此,在会东烟区参试的4个品种中,云烟116生态适宜性最好,建议在会东烟区进行针对性配套栽培与调制研究,充分挖掘并彰显云烟116品质特征特性,对会东烟区烤烟栽培品种结构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烤烟 新品种 适宜性 会东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熟制棉花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三字经"

中国棉花 2022

摘要:针对传统的两熟制棉花栽培存在的技术复杂、环节多、工序多、用工多、化肥农药用量大、生育期长、难以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问题,用"三字经"的形式总结了两熟制下棉花全程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理思路、明路线,改模式、换品种,增密度、精直播,减简肥、一次施,全程调、简管理,减农药、简防控,集中熟、一次收,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归纳为"八个一、四个三"技术,即:一改(改模式)、一换(换品种)、一增(增密度)、一播(一次播)、一肥(一次肥)、一收(一次收)、一调(一直调)、一缩(缩周期),三简(简化施肥、简化防控、简化管理)、三减(减少生产环节和用工、减化肥用量、减化学农药用量)、三机(机播、机管、机采)、三提(提高植棉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机械化率);与两熟制育苗移栽植棉相比,棉花生产周期缩短80 d左右,省工70%,机械替代率达60%,减肥50%,减药40%,增效30%.更好地推广应用该技术体系,对助力两熟复种棉花生产向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方式的变革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棉花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棉花 两熟制 机械化 绿色化 轻简化 机采棉 三字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藜麦秸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藜麦秸秆为原料,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从藜麦秸秆中提取到的蛋白质结构特性进行表征,并研究温度和pH值对藜麦秸秆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秸秆蛋白以中低分子量的蛋白质为主,分子质量主要分布为29.0 ku~44.3 ku和小于14.3 ku;热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藜麦秸秆蛋白热稳定性较好,其变性温度为132.72℃,变性焓变为7.82 J/g;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分别为10.21μmol/g和23.57μmol/g,藜麦秸秆蛋白二级结构中β-转角相对含量最高,为36.42%,α-螺旋含量为25.19%,β-折叠含量为25.91%,无规则卷曲含量为12.48%.温度为60℃时,藜麦秸秆蛋白的溶解性、吸水性和起泡性最佳,分别为53.61%、3.11 g/g和40.24%;pH值为9时,溶解性、吸水性和起泡性最好,分别为46.37%、3.34 g/g和40.86%.

关键词: 藜麦秸秆 蛋白质 提取 结构特性 功能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秋葵新品种'皖秋葵3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秋葵3号'是从江苏省盐城市引进的'盐秋葵-1'品系的变异单株中经系谱法选育成的新品种.5~6片叶时始花,春播出苗后50 d左右可采摘.果皮浅绿色,果形挺直,鲜果长12~15 cm,粗18~22 mm,果棱数5,平均单果质量14.4 g.单株蒴果数39.9个,鲜果产量30 000~35 000 kg·hm-2.早熟性好,嫩果肉厚,口感鲜美,商品性状优良,适合深加工.适应性广,适合在安徽省及周边省份推广和种植.

关键词: 黄秋葵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