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合豆1号及其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研究进展

世界农业 200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出血病的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草鱼出血病是草鱼的主要流行病 ,发病快、死亡率高。草鱼出血病表面症状与肠炎等相类似 ,给常规鱼病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研究主要从定量、定性、特异性结合 3个角度对此病进行快速诊断

关键词: 草鱼 呼肠弧病毒 出血病 快速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的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和应用“3 0 1”菌速腐剂堆腐还田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配施“3 0 1”菌速腐剂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 ,或秸秆堆腐后还田 ,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改善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当季玉米增产 10 .5 5 % ,第 2季小麦增产 7.12 %~ 12 .93 %。

关键词: 长期秸秆还田 秸秆速腐剂 堆腐秸秆 土壤养分含量 砂姜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西白鹅不同饲养方式采食量及生长速度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测定了平养、笼养、放牧补饲方法饲养的皖西白鹅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 ,结果表明 :皖西白鹅每日最多采食 5 5 0g左右青草 ,精料 2 10g左右 ,生长速度 3~ 8周较佳 ,平均日增重可达 5 0g以上

关键词: 皖西白鹅 采食量 生长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体茶饮料的开发现状及技术需求

茶业通报 2001

摘要: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液体茶饮料的产销现状。重点剖析了当前我国茶饮料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针对性地列述了茶饮料生产中澄清防褐变、保香增香、风味调配、工艺优化、产品包装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并阐述了未来我国液体茶饮料的技术需求及发展走向

关键词: 液体茶饮料 开发现状 技术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异质四系三交种应用价值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对杂交水稻异质四系三交种的应用价值作了探讨 ,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引进具有不同优良品种特性的二元保持系 ,在保持所选育杂种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整齐一致的前提下 ,可较大幅度地拓宽品种的遗传基础。从而为解决杂交水稻品种选育过程中的多抗、广适、高产、优质等综合育种目标的集成与实现 ,提供了新的可行的育种途径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种 雄性不育系 一元保持系 二元保持系 雄性不育恢复系 三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雄性不育系W931A种子活力及提高出苗率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测定 ,在单株结荚 15个、制种产量在 2 5kg/667m2 的条件下 ,获得的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 931A的种子 ,其发芽率为 77.5 0 % ,田间出苗率为 66.85 % ,种子活力指数为 12 5 .81,分别比大面积推广品种中豆 19低 17.12 %、2 4 .77%、30 .0 3%。田间栽培试验表明 ,把含成熟豆荚的青秆株适时就地刈倒 ,晾晒 1- 2天 ,进行后熟处理 ,能够提高不育系种子的田间出苗率 8.6%。

关键词: 大豆雄性不育系 种子活力 出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豆1号及期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FLP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杂交水稻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用 12个水稻亲本按NCⅡ设计配组 32个F1杂种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及产量因素等 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 ;并以 12个亲本为DNA样品来源 ,通过RFLP分析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由RFLP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 ,探索利用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 ,普通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F1杂种 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显示 ,每穗总粒数的优势最强 ,中亲优势平均为 33.46 % ,竞争优势平均为 2 3.10 %。播始历期、株高、穗长、有效穗等 4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表现为粳×粳 <粳×偏粳 <粳×籼。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也表现上述趋势 ,而竞争优势则是粳×粳 <粳×籼 <粳×偏粳。播始历期、株高、穗长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均达极显著相关。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达极显著相关 ,而竞争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大 ,分别达到 0 .33和 0 .2 3。根据聚类图发现普通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 ,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 ,可以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 ,配组超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关键词: RFLP标记 水稻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