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家蚕蛹皮制取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

化学通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蛹皮为原料制取了壳聚糖 ,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氢氧化钠处理浓度、处理时间、温度及甲壳质与氢氧化钠溶液配比这四个因素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氢氧化钠浓度是影响甲壳质脱乙酰基的最主要因素 ,处理温度次之 ,处理时间和甲壳质与氢氧化钠溶液配比对壳聚糖脱乙酰度没有影响。通过方差分析 ,得到甲壳质脱乙酰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氢氧化钠处理浓度为 50 % ,时间为 1 6h ,温度为 95℃ ,甲壳质与氢氧化钠溶液配比为 1∶1 0

关键词: 蛹皮 甲壳质 壳聚糖 脱乙酰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粒形与稻米品质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对水稻粒形与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营养品质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概述 ;对水稻稻米品质 (碾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碾米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与营养品质性状 )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品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学习《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农业科技管理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舍场地选择与兔笼的建造

安徽农业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从国家食物安全、国际粮食市场的潜力、农业和农村规模化经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视角探讨了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提出抓好落实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国家食物安全 规模化经营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探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摘要:当前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共识。本文以砂姜黑土面积较大的阜阳市为例,对其农业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措施,以期为砂姜黑土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对策与措施 砂姜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种西甜瓜大棚定植后管理技术

安徽农业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分水岭地区发展种草养畜模式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根据江淮分水岭地区土壤与气候特点 ,阐述种草养畜对该地区农业综合治理的作用 ,并提出适宜该地区农牧结合的种草养畜模式 :①种草养鹅 ;②种草养山羊 ;③种草养兔 ;④种草养鱼。

关键词: 江淮分水岭 种草养畜 农牧结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运输中生理调节剂对牛失重的影响

黄牛杂志 2001

摘要:选择年龄 ,体重相近的杂种肉牛 30头 (每组 1 5头 ,公母各半 ) ,试验组运前服用生理调节剂溶液 ,对照组饮用常水 ,结果表明 ,试验组平均每头牛失重 2 4 .81 kg,失重率为 4.64% ,对照组平均每头失重 47.85kg,失重 8.9%。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每头牛少失重2 3.1 4kg( P<0 .0 1 )。说明在施行运输前 ,让牛只服用生理调节剂溶液可有效减少牛只失重。

关键词: 应激 生理调节剂 失重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丘陵地区杂交中稻旱作膜秸接力覆盖高效栽培模式

安徽农学通报 2001

摘要::江淮丘陵地区杂交中稻旱作采用膜秸接力覆盖 ,能较好地解决全程覆膜难控蘖、易污染、忌连作和不稳产等难题 ,在同样节水情况下 ,可增产近 2 0 %。该高效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为 :选用耐旱优质高产良种 ;旱育矮壮带蘖秧 ;增施有机肥和长效酸 (中 )性化肥 ;力争早栽 ,宽行适当稀植 ;膜秸接力覆盖 ,够苗揭膜覆秸 ;多蓄雨水 ,旱润三水 ;综合防治草、虫、病害

关键词: 中稻旱作 膜秸接力覆盖 栽培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