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沿淮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大面积超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农学学报 》 2014
摘要:为有效缓解安徽淮北砂姜黑土"旱、涝、瘦、僵"的不良属性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过渡性气候对该区小麦持续丰产和生产潜力发挥的影响。自"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实施以来,通过采用攻关研究、多年多地示范验证和定点田块建档追踪分析的方法,围绕区域土壤特征、生态条件及小麦生产现状,研究了砂姜黑土培肥改良、品种利用、高质量群体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科学施肥和防病防倒伏,建立了适应淮北地区过渡性气候和砂姜黑土特点的小麦9750 kg/hm2的"一增二改三防"超高产综合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该综合技术体系的运用实现了太和、涡阳、蒙城等项目县百亩高产攻关田多年产量超过9750 kg/hm2的水平,并创造了同年多点产量超过11400 kg/hm2的高产典型。经大田实践验证,该技术体系的形成对黄淮南部砂姜黑土区小麦大面积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沿江平原稻麦轮作系统维持钾素平衡和作物高产的钾肥运筹研究
《土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安徽沿江平原的稻麦轮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明显增加稻麦产量,但过多施用钾肥,产量呈现下降;除最高施钾处理外,水稻的钾肥效率也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小麦则呈现相反的趋势。稻麦施钾收益差异与钾肥效率变化趋势一致;水稻和小麦地上部钾吸收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也呈上升趋势。水稻和小麦各处理籽粒氮、磷吸收量均高于秸秆,而秸秆钾吸收量明显高于籽粒;随着钾肥投入的增加,水稻和小麦钾吸收量也明显呈上升趋势,水稻收获后各处理钾素均出现亏缺,但随着施钾量的提高,钾素亏缺程度减轻;小麦施钾(K2O)117 kg/hm2以上时,农田钾素出现相应盈余。水稻或稻麦合计,钾肥利用率均随着施钾量增多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保证稻麦高产高效,维持土壤钾素肥力考虑,水稻施钾(K2O)156 kg/hm2、小麦施钾117 kg/hm2可作为类似生产条件农区的钾肥推荐用量。
小麦新品种‘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农学学报 》 2014
摘要:为了进一步规范抗赤霉病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新品种‘轮选22'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地加快高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轮选22'的推广,以解决目前生产上"丰"与"抗"的矛盾,达到小麦高产、稳产和优质,确保食品安全、减少污染环境,通过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分析其主要特征特性、产量结构、品质、适应范围和利用前景。研究制定了‘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轮选22'小麦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及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技术,适用于安徽省沿淮淮南地区中高产肥力水平田块‘轮选22'的种植。
小麦发酵芝麻粕饲粮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养猪 》 2014
摘要:为研究不同比例小麦、发酵芝麻粕等营养替代玉米、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平均体重约46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50头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和性别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养在同一测定栏内。试验猪分生长(46~65 kg)和肥育(65~90 kg)两个阶段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粮生长阶段饲喂20%小麦+5%发酵芝麻粕饲粮,肥育阶段饲喂30%小麦+5%发酵芝麻粕饲粮;试验2组生长阶段饲喂30%小麦+5%发酵芝麻粕饲粮,肥育阶段饲喂40%小麦+5%发酵芝麻粕饲粮;试验3组生长阶段饲喂20%小麦+10%发酵芝麻粕饲粮,肥育阶段饲喂30%小麦+10%发酵芝麻粕饲粮;试验4组生长阶段饲喂30%小麦+10%发酵芝麻粕饲粮,肥育阶段饲喂40%小麦+10%发酵芝麻粕饲粮,各试验组每吨饲粮中添加150 g小麦型饲粮专用复合酶。预试期10 d,正试期65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试验1组降低6.58%(P<0.01),试验2组、3组和4组分别提高4.14%(P>0.05)、5.33%(P>0.05)和15.52%(P<0.05);料重比,试验1组和2组分别提高13.36%(P<0.05)和8.91%(P>0.05),试验3组和4组分别降低0.40%(P>0.05)和2.83%(P>0.05)。2)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试验3组提高30.57%(P<0.01),试验1组降低19.17%(P<0.05);血清尿素氮试验1组和4组分别提高41.71%(P<0.01)和17.80%(P<0.05),试验2组和3组分别降低38.92%(P<0.01)和38.39%(P<0.01);谷草转氨酶试验1组、2组、3组和4组分别降低7.72%(P>0.05)、8.69%(P>0.05)、18.72%(P<0.05)和5.12%(P>0.05)。本试验条件下在生长期饲粮中添加20%小麦+10%发酵芝麻粕、肥育期饲粮添加30%小麦+10%发酵芝麻粕或生长期饲粮中添加30%小麦+10%发酵芝麻粕、肥育期饲粮添加40%小麦+10%发酵芝麻粕的饲喂效果更好。
关键词: 生长肥育猪 小麦 发酵芝麻粕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不同类型小麦在青海自然加代最迟播期及性状表现
《麦类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安徽省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在青海平安县夏繁自然加代的播期范围,于2013年在安徽省夏繁工作站(青海省平安县白家村,海拔为2 300m)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半冬偏冬小麦品种在3月20日前、半冬性小麦品种在3月30日前、半冬偏春性小麦品种在4月19日前、春性小麦品种在5月6日前、强春性小麦品种在5月20日前播种均能正常拔节抽穗,且能收获到成熟种子。在相同类型的小麦品种中,穗粒数对播期的响应一致,单株穗数、千粒重及株高对播期的响应不一致。根据供试品种的抽穗率及抽穗期推断出各品种冬性的强弱顺序为烟农19>皖麦52>(皖麦38、淮麦22、邯郸6172)>济麦22>泛麦5号>偃展4110>阿勃(CK)>(扬麦158、宁麦13)。
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成本收益情况不仅决定其在全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还直接影响从事小麦生产的农民收入状况。为了促进安徽省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该文根据2005~2011年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的统计数据,采用成本比较收益分析法对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05~2011年,小麦生产成本从281.1元/666.7m2增加到504.7元/666.7m2,总体上呈增加趋势;除2011年外,净利润和现金收益总体呈增加趋势,但成本利润率有减少趋势。小麦生产需要的化肥费、机械作业费、种子费及农药费大幅度上涨和人工成本的迅速增加是导致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高、利润低的主要原因,小麦市场收购价格的上涨是小麦生产收益增加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提出了降低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建议和对策,即改善投入结构,规模化种植,依靠科技,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